
紓緩痛症 增強肌能 運動治療減受傷機會
都市人生活繁忙,不少人在辦公室長時間使用電腦,導致肌肉韌性下降、關節功能退化等,引致各種慢性痛症。過往物理治療是痛症普遍的治療方法,近年開始有人選擇運動治療,透過結合運動元素,紓緩痛症,減低受傷機會。
記者、攝影:黃梓朗 盧枳淇
編輯:陳政彤 袁韻晴
版面編輯:古浚民

治療師利用不同器材,檢查病人關節情況。
香港伸展運動治療中心運動治療師顧問張毅指出,伸展運動治療主要針對「都市痛症」,例如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等,這些痛症多數因不良姿勢引起。伸展運動治療幫助患者矯正姿勢,提升關節活動幅度,激活深層肌肉,紓緩痛症。「過往個案的年齡以 40 歲以上為主,但近年有年輕化跡象。」他認為由於科技產品普及,引致「低頭族」出現,都市痛症有年輕化跡象。

運動治療師顧問張毅指出,伸展運動治療主要針對「都市痛症」。
從生活找傷患成因
治療前,治療師和教練會先為病人做詳細的關節及體適能評估,了解病情,安排相應療程,跟進康復進度。運動治療較著重伸展動作,以及正確的運動方式和姿勢。治療師和教練會了解患者的生活模式,找出傷患成因後,透過運動器材,如啞鈴、彈性橡筋帶等,配合不同運動,教導患者正確姿勢和簡單訓練。患者需自行反覆練習,以增強身體的柔韌度、強化肌肉,減低患上各種痛症的機會。
中心除了治療都市痛症,亦有協助長期運動人士或運動員,透過負重和強化運動,增強肌肉效能,減低受傷機會。

伸展運動能舒展身體肌肉,減輕肌肉緊張引致的痛楚。
Alex 是一名退役短跑運動員,現時仍保持運動習慣,兩年前接受伸展運動治療,每星期最少有一天到中心治療。之前曾有輕微坐骨神經痛,經運動治療後,痛症亦已根治,現時做運動亦鮮會受傷。
專家表示,運動治療更能改善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兒童肢體協調和專注力。運動治療包括五大範疇:帶氧運動、伸展運動、平衡及協調運動、 呼吸練習、鬆弛運動和靜觀練習,亦包括痛楚管理及痛症舒緩。伸展運動即拉筋,舒展身體肌肉,減輕肌肉緊張引致的痛楚。痛楚管理及痛症舒緩,則以物理治療專用的電療儀器 (例如超聲波)、針炙及熱敷,令肌肉鬆弛。

張毅示範使用彈性橡筋帶。
運動治療史
十九世紀西方國家,運動員、 軍人的體能訓練十分重要。這些觀念逐漸普及,並運用於脊椎側彎等痛症。十九世紀末,神經學家開始著重半邊癱瘓的運動治療, 將治療分為三個階段:休息、被動關節運動和肌肉再教育訓練。 後來,運動治療成為醫學領域的重要部分。近年,運動治療的應用範圍逐步擴大,更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