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按揭戰升溫 季末或挑戰H+1厘
本港按揭戰持續升溫,銀行積極拓展按揭業務,爭相調低按揭息率吸引顧客。自年頭起,按息已由H + 1.7 厘,逐漸下調至H + 1.4 厘甚至更低水平。過去兩季,中銀香港及滙豐銀行在調整息率中最為積極,力爭成為「按揭市場一哥」,市場預料按揭戰將繼續升溫。
記者:卓珮姍 張煒權 鄭樂怡
編輯:鄭家蕙 曾穎妍 朱珮琳
銀行連番調整H 按息率,使更多客戶因而傾向採用利息相對較低的H 按計劃,或者把現有物業轉按。根據金管局所公布的9 月住宅按揭統計調查結果,選用H按比例高達93.6%,較8 月時多出0.2 個百份點;轉按交易所批貸款增加3.8% 至75.14 億元,外界預料趨勢將會持續。
經絡按揭轉介市場總監劉圓圓表示,由於香港的資金非常充裕,銀行結餘(即銀行同業之間的現金流)接近2500 億元,比起2008 年金融海嘯時的幾百億元多出數倍,因而有能力減息吸納顧客,推動貸款增長。現時銀行資金仍然充裕,劉圓圓認為,息率尚有下調空間,「年底時或會下調至H + 1 厘 。」她補充,本港利率受美國息口影響,而美國息口長期維持接近零利率,本港銀行短期內仍然可以推出低息按揭貸款計劃,直接吸納目標客戶,增加按揭的生意量。
H 按息率愈減愈低,令更多供樓人士尋求轉按機會以省下利息,一直均有定期為自己名下物業轉按的博客「80后求生隊長」表示,他在轉按時會考慮三個指標,包括按揭息率、利率上限、及現金回贈。他又指,現金回贈市場主要維持於1%,但銀行亦會因個別情況而有所調整,幅度則視乎客戶與銀行之關係。
按息率下降存風險
H 按息率下降,供樓人士供樓成本亦大為減少,但由於其息率走勢浮動,不像P 按般穩定,故供樓人士亦需面對一定風險。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現時樓價偏高,置業人士很多時「借盡」買樓,若美國此後加息兩次或更多,他們有機會無法負擔供樓成本,最終只能拍賣物業以還款。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則補充,現時銀行H 按減息情況合理,不過當樓市下跌和或利率上升時,客戶或難以負擔H 按息口浮動的風險,但綜觀而言,H 按一般有利率封頂,所以供樓人士亦無需感到過份擔心。
銀行過度發展按揭業務,外界憂慮在碰上經濟不景時,銀行有機會因金融危機而出現壞帳風險。劉圓圓認為,金管局作為風險管理機構,應多關注銀行的借貸力度,確保銀行有足夠的把關,銀行亦應計算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以保障自身的利益。金管局回應,將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與銀行業界及在有需要時與個別銀行溝通,確保銀行經營按揭業務時審慎管理有關風險。
按揭概念
香港銀行展開一輪按息減息戰,當中主要牽涉兩種按揭計劃:「P 按」及「H 按」。香港的按揭市場普遍以最優惠利率(P)及銀行同業拆息(H)為主。「P 按」主要以銀行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 為基準,利率為P 減去某個百分比,即常見的P - X 厘。由於「P 按」是種較穩定的按揭計劃,供樓人士不會受到供款經常變動的情況。
而「H 按」則是以銀行同業拆息(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又稱HIBOR) 定息,而HIBOR 則由銀行公會每個營業日( 除星期六外) 早上11 時,按20間指定參考銀行提供的報價作基礎,計出平均數,實際按息通常以1 個月拆息加某個百分比為基準,即我們平日所見到的H+X 厘。「H 按」屬於商業貸款,按揭利率較波動,故銀行通常設有鎖息上限作為H 按「封頂」。
轉按要小心
經絡按揭轉介市場總監劉圓圓表示,不論是P按轉H按還是高息H按轉低息H按,供樓人士都需要以下一些事項:
罰息期 若供樓人士在罰息期間轉按,需要交付罰款。
額外費用 供樓人士需考慮轉按時會否有一些額外的費用,可能在轉銀行時會收手續費或律師費。
轉按成本 供樓人士要留意,有可能在轉按的途中徵收的費用比省息還多,因此要考慮轉按的成本, 以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