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北韓作背景的電影一向引起廣泛討論,如 Big Bang 成員 T.O.P 於 2013 年主演的《同窗生》。究竟真實的北韓是否與電影一樣?南北韓現時的關係又是怎樣?記者親身前往南北韓邊境-非武裝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 DMZ),感受南北韓對峙的氛圍。


記者、攝影:周凱瑩
編輯:林美婷

韓戰結束後,南北韓以北緯三八線為準,劃出一個南北韓非武裝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 DMZ)。以往停戰區是嚴禁訪客進入的軍事重地,現在部分地區已開放予旅客觀光,旅客必須遵守規則,與一般觀光旅遊截然不同。

第一站:都羅山展望台

都羅山展望台前的可牌。

都羅山展望台前的可牌。

從都羅山展望台一看,可看到只有一江之隔的北韓村落,該村落居民人數極少。聞說到了晚上,房子會亮著燈,假裝有人居住。南北韓戒備深嚴,最前方是不能拍照的,該區域以一條黃線標記隔開。

第二站:第三地道

雖然南北韓自 1953 年簽訂了停戰協議,但北韓並沒有放棄南侵的念頭。他們曾以掘煤礦為由挖地道通向南韓,兩條地道很快就被人發現,而第三地道距離首爾 44 公里,是最長及最接近首爾的地道。傳聞指這條地道可以在 1 小時內容納 3000 名北韓軍人帶著武器通過。

地道內是不准攝影,遊客需戴上頭盔保護頭部,才可坐上單軌列車向地道進發。地道內水氣甚重,兩旁不時有水流出。而走到地道盡頭,隔着小窗,可見一個紅點,只要觸動那個訊號,就表示有人入侵。

第三站:板門店

板門閣前。

板門閣前。

進入板門店時,旅客只能帶重要物品和相機。當中有三座淺藍軍事停戰委員會協議場,門外分別有美軍和南韓士兵站崗。越過「藍屋」內插著小紅旗的木桌,就身處北韓了。

【特稿】南北韓小故事

1950 年 6 月 25 日,北韓軍隊向南韓發動持續三年的戰爭,1953 年 7 月 27 日達成停戰協議,休戰狀態至今仍未解決,不少家庭受分離之苦。

土生土長的南韓人 Ran Lee 指,戰爭那些年,男孩都要去當兵,她祖父是其中一員,他雖然僥倖存活,不至於要與家人生死相隔,但有些原居北部的人卻被迫逃難至南部。當三年韓戰結束,三八線一劃,便分散了許多家庭。

不過南北韓雙方不定期讓分隔兩地的家人在此舉行聚會,當地人會把南北韓形容成一個被分割的「圓」,「圓」的兩邊都有人用力推,使這個「圓」回歸完整。Ran 說,南北韓人本是一個民族,她寄望南北統一,絕對不會岐視北韓人。事實上,許多電影、書藉、詩歌都鮮明地道出了民族統一,是每個人掛在心弦的事情。

板門店是軍事重地,要到該處旅遊,必需參與當地旅行團,並提前兩星期或以上申請。為表示尊重,當局會要求訪客穿上有領衣服,絕不能「踢拖」進場。要得到導遊指示方可拍攝;假如不遵守規矩,不排除會被趕走,甚至可能「累街坊」,令全團無法繼續參觀!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