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選中執筆的細路
十二月號順利出版,亦標誌《仁聞報》第 14 屆莊 Argus 要跟大家說再見。當天在台上為大家介紹莊名意思:「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希望這份報章能發揮監察社會的職能。」2014 年,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00 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 30 年、「六四事件」25 年。作為媒體,單單是值得報道的事件已有這麼多。結果是,2014 年的香港,喋喋不休的政改爭論引發連場風波。對港人來說最難忘的,當然是年尾一場波瀾壯闊的 79 天雨傘運動。《仁聞報》是一份由學生全權參與的月報,資源有限,雖然無法一一仔細報道一切有價值之事,但也能盡量找出主流媒體忽略的聲音和角度。
很感謝二、三年級參與常規實習的記者和編輯;更感謝樂意為我們提供額外投稿、相片,還有在雨傘運動無私的把冒著暴力威脅採訪得來的第一手資訊,提供予《仁聞報》的 Facebook 和印刷版使用的同學。不會忘記「雙學」衝進公民廣場、催淚彈的那些晚上,不斷收到老師致電,請我們呼籲同學撤離。把訊息傳遞後,在場很多同學仍無懼可能存在的風險,或盡記者之責、或盡公民之責,堅持留在現場見證這些歷史時刻。不會忘記身為編委會的一員,我們半夜回到系房開會,商討一旦運動失控,可如何確保在場同學安全和提供法律援助等。現在回想起來,實在很難想像香港會出現那樣,為前景和當下人身安全擔憂的時刻。既然切切實實的出現了,我們還可坐視不理嗎?在大時代,執起一支具傳播力量的筆,我們都是被時代選中的細路。
兩年《仁聞報》上莊生涯將告終,謝謝並肩同行,每個月都「爆肝」打拼的每一位手足,那些不計較的付出和回憶,是我大學最寶貴的時光。盼望這份小報和香港的新聞自由,能在往後風雨飄搖的日子,得以牢牢緊守。
社長 唐芷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