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春風化雨半世紀,校長鍾期榮一生為教育不辭勞苦,與丈 夫胡鴻烈奉上半生的積蓄,創立樹仁大學。校長校監寧過 儉約樸素的生活,堅持推行四年專上教育,又為不少學生 提供高等教育的機會。鍾校長的一生,體現女性主義的獨 立、有教無類的精神,以及中國人敦厚的節操風骨。

本報記者

生於湖南長沙的鍾期榮校長蕙質蘭心,充滿濃厚的愛國之情。她讀書時成績優異, 曾獲得重慶全國高等司法官考試司法組第一名,更令她成為中國首位女法官,其 自強不息的精神,是當時獨立女性的佼佼者。1956 年,鍾校長回港定居,致力宣揚香 港法治,針對本港社會弊病,於各大報刊撰寫法律文章,引起各界重視。香港回歸前, 國務院港澳辦公室、新華社香港分社更聘請鍾校長為港事顧問,並委任她為基本法諮詢 委員會委員,為回歸祖國作出貢獻。

鶼鰈情深 執手 69 載

胡校監和鍾校長伉儷情深,執手六十九載到白頭。他們的愛情不止在甜言蜜語,而 是本著共同理念,攜手完成理想,甚至改變他人、影響世界。胡校監和鍾校長兩人於 1957 年合撰《香港的婚姻與繼承法》,建議婚約由男女自訂及廢除妾侍制,成為本港

確立一夫一妻制的先聲,是自由戀愛的最佳典 範。2001 年鍾校長不幸中風,事發時,胡校 監親手抱她上救護車,治療期間亦一直陪伴左 右。出院後,胡校監幾乎每天下午,都會在校 園內推着鍾校長的輪椅散步,二人之間默契, 羨煞旁人。胡校監在鍾校長病重時,還經常細 心地為她輕輕拭嘴。此情此景,觸動不少年青 人的浪漫神經,二人細水長流的感情不愧是後 輩愛情的模範。

擇善固執 作育菁莪

鍾校長和胡校監曾在多間院校任教,正值 在教育界聲名鵲起之時,鍾期榮校長毅然辭去 教職,在 1971 年決心與丈夫攜手創辦樹仁學院,抱持「不為己,但為群;犧牲小我,達成 博愛」為宗旨。除了學生的學費收入,其餘支出全依靠胡鴻烈校監賺取的律師費來支付。多年來,兩人為樹仁奉上的積蓄高達 4 至 5 億元。為了擴建樹仁校舍,他們更不惜變賣灣仔萬茂里校舍和跑馬地的小洋房。其後, 已屆遲暮之年的校監為此回律師樓工作,為興建學生宿舍和文康大樓賺取工程費。鍾校 長堅持推行四年專上教育,拒絕政府資助,在二人不屈不撓的奮鬥下,香港樹仁學院在 2006 年終獲批升格為大學,擠身本港九大學府之一。

仁者教育 博學於文

樹仁校訓標榜中國儒家所說的敦仁博物,要學生「博學於文」、「敦厚崇禮」。「敦仁博物」的校訓,反映他們的辦學理念。他們窮畢生之力,推行仁者教育,「樹德立仁」。 要求學生品學兼備,弘揚中國文化。樹仁的校訓就如鍾校長的教誨,烙印於每位樹仁學 生的心中,精神永存。

懷念師德 恩情永在

鍾校長於 3 月 2 日清晨 1 時 12 分在律敦治醫院安詳離世,享年 94 歲。據樹仁大學 協理行政副校長張國平表示,本月 1 日鍾校長病發前並無異樣,中午仍可如常進食。直 至傍晚六時,她突然感到不適送往律敦治醫院,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患上急性肺炎,至翌 日清晨病逝。歷屆學生紛紛在社交網站留言,以表對鍾校長懷緬之情,感謝校長多年來 為莘莘學子費盡心血,「沒有鍾校長和胡校監,就沒有樹仁大學,更沒有今天的自己」。 校方將於 3 月 29 日下午 3 時於樹仁大學邵美珍堂舉行追思會,分享鍾校長的燦爛 一生,而追思會會場及殯儀館都設置帛金箱,所得款項將全數撥作樹仁大學「鍾期榮博 士獎學金」,該校學生可經學生事務處申請。如有大筆帛金以支票形式餽贈,可聯絡學 生事務處梁依雯小姐 (May) 或胡佩賢小姐 (Polly)。 (有關治喪安排的細節,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www.hksyu.edu/Dr.Chung/)

 

《鍾期榮校長紀念特輯》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