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香工序繁複 調製獨特香味

隨著芳香治療在港普及,市面上出現了許多可供選擇的調香工作室和香水課程。調香不僅要清晰分辨近千種香型及數千種香味原料,更要不斷嘗試開發香味,這些繁複的過程讓不少有意學習調香的人卻步。嗅覺記憶故事館的調香師兼大香理創辦人 Elly 認為,成為調香師最重要是願意去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呼吸不同氣味。Elly 經常到處嗅聞東西,例如飲用新牌子的茶或吃一道新菜餚前,都會習慣先用鼻去嗅聞,這是個較容易又不太辛苦的練習,只要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就能探索到更多不同的味道。
Elly認為調香最難掌握的是香氣穩定性和留香,天然香氣會因應不同時間和氣候而出現不同的變化,例如在乾燥或濕潤的環境進行調香,留香程度和轉變亦會有所不同。

嗅覺記憶故事館 嗅覺與記憶的連繫

去年年中,大香理與靜月製所合辦嗅覺記憶故事館,大香理創辦人 Elly負責調香,靜月製所則負責策劃,目的是希望在疫情這個無法到處去的時間中,人們可以在黑房裏與一個陌生人訴說自己的故事,放下一些長期壓抑的感受,換來一種令自己舒服的香味。在舉行嗅覺記憶故事館前,靜月製所負責人Ammis 調製了一種屬於「靜月製所」的香味,希望客人聞到這種香味時,能放鬆腳步,享受這個安靜舒適的空間,當初策劃嗅覺記憶故事館,正正是思考到其他人的需要,希望可以製作一個空間令大家尋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嗅覺記 憶故事館開設了像告解室般的平台, 讓大家分享關於自己的故事。雖然兩位合辦者都認為嗅覺記憶故事館不是能賺取高利潤的活動,但她們都不約而同認為這個計劃很有意義。

任何一個眼神、動作、表情都會影響對談時的情緒,因此以文字和黑房獨白的方式取替面談能減少干擾,Ammis 認為到訪故事館的人需要一個感覺安全及安靜的環境訴說自己的故事,所以希望有一個類似黑房的空間讓他們將長期壓抑的感受釋放出來。Elly為訴說故事的客人選擇調香的味道時,會先詢問自己對客人故事的聽後感,亦會觀察對方最需要什麼。由於客人在訴說故事後,情緒可能會崩潰或難以得到平靜,所以在訴說故事前,都會先詢問客人的身體狀況,例如有沒有長期病患、使用藥物、失眠等狀況,再按照他們的情況 選擇精油調配香水。
Elly在記憶館聽過最深刻的故事是關於一位女客人與丈夫之間的故事,由認識到得悉丈夫有情緒病,她每天看著丈夫的情緒大起大落,到最後丈夫自殺離去的沉重畫面。女客人仍然抱著樂觀的心態面對,輕描淡寫地訴說故事。對 Elly 而言,這次是她認為最難調製的記憶味道,無法以三言兩語或一種香味去記錄這件事, 所以 Elly 為女客人調製香水時抱著互相祝福的心態,希望能間接給予當事人支持。

芳香療法逐漸起步 個人化香水成大勢

除了芳香療法普及化外,個人化香水亦成大勢,據 Ammis 觀察,往日人們提及香水時只會想起個別連鎖品牌,但近兩年香港出現更多製作個人化香水的調香師,使其種類變得更為多樣,如以香薰精油或天然精油調製的香水等。當市場提供更多的選擇時,大眾追求的不再是「罐頭化」產品,而是較為獨特、獨屬於自己的個人化香水。

推動本土手工藝 存在獨特意義

「如果自己人都不支持自己人,麼還有誰會支持我們呢?」Elly 與Ammis 不謀而合,致力推動小眾本地品牌,Elly 希望能推出屬於香港系列的香味,但她在這個土生土長的地方上有太多經歷,暫時無法以一種調性或系列概括,因此她正花時間消化自身複雜的心情。Elly 透露大香理正著手策劃香味展覽,如跟攝影師進行五感上的合作、與靜月製所延伸記憶故事館等。

Ammis 指未來可能會因移民或倒閉而結束實體店,但她認為顧客無法在網上確切感受到產品的香氣,必須親身接觸、用鼻子嗅聞才會得知香氣對他們的意義,所以仍會盡力保留實體店。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