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行為難約束 兒童空中瑜伽風險高
空中瑜伽近年漸漸流行,市面上有開辦為兒童而設的空中瑜伽課程。不過有導師認為兒童不適合進行空中瑜伽,亦有物理治療師認為兒童應由地面瑜伽班開始。有辦學機構則回應指課程會按部就班做足熱身,認為兒童更應在發育完成前鍛鍊。
資訊氾濫 靜觀治療減焦慮
智能手機已成為現今生活必需品,人人「舉頭望電腦,低頭看電話」,生怕遺漏任何訊息。資料流通確讓我們生活變得更方便,但過量資訊亦使人們只能接收,無暇揀選。有科學家把人們的症狀歸納起來,喚作「手機焦慮症」。
運動穿胸圍 隨時拉傷勞損
近年較多女性習慣穿著運動內衣,有意見就指穿著運動內衣做運動會因為承托力不足而引致胸下垂,長遠不利胸部健康發展。不過,有註冊物理治療師認為,若運動涉及跳躍或大幅度動作而穿戴胸圍,可能加重肌肉負擔,可導致胸骨拉傷及勞損。
生機飲食 難適應宜慎用
近年外國流行生機飲食(Raw Veganism),聲稱可使身體更易吸收食物營養。營養師認為此舉可保留食物中部分營養素,但這飲食模式在生理和社交方面能造成很大影響,身體亦未必能馬上適應,小童及身體虛弱者不宜採用。
質素參差 市民求助無門 自然療法欠監管
港人生病時一般會光顧註冊中、西醫,部分人則會選用自然療法代替。然而坊間自然療法質素參差,加上目前本港未有法例規管有關行業,市民嘗試療法後發現無效甚至懷疑受騙時亦求助無門。
上網學健身危機四伏
近年互聯網冒起不少「健身教練」,例如韓國的鄭多燕等在視頻平台發放教學影片教授自創健身招式,吸引大批網民跟隨練習。但有學員因獨自練習姿勢不當而受傷。專家提醒市民,要密切監察個人身體情況,切忌練習過度。
溫針針炙解經痛
都市女性易受經期痛症問題困擾,年輕女性經痛患病率更逾七成。坊間有不少針對經痛的西藥,但效果迥異,服用不當更會引致嚴重出血。中醫認為,溫針較服藥更有效根治經痛。
激光治產後失禁
婦女產後身體容易出現毛病,例如產後失禁,在年輕婦女身上尤其常見。醫生表示,產後失禁影響患者的社交和夫妻關係,患者可考慮接受新式激光治療,加上日常保健以改善病情。
穿緊身褲仍需熱身
【本報訊】香港馬拉松每年均掀起全城跑步熱潮,冬季時不少跑手均習慣穿緊身運動褲練習,坊間認為緊身褲可以保暖及防拉傷。雖然運動員及物理治療師一致認同緊身褲有助血液循環,但強調緊身褲不能取代熱身,更可能阻礙某些項目的發揮。
食療助控自閉童病情
大部分自閉症兒童的家長為子女四處尋找各式各樣的治療,如:職業治療、語言治療等主流治療方法,但外國有營養學機構提供一些另類療法,例如飲食治療,或有助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