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應用增加,媒體相繼轉型,紛紛向網上發展,不同的網媒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影響傳統媒體。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預計,未來十年紙媒與網媒暫時能夠共存,但之後會慢慢被網媒取代。紙媒若要轉型,需要利用自己現有的品牌,擴充業務,只靠單一媒體難以賺取足夠金錢。
梁天偉解釋,現時不少傳媒機構,都難以單靠紙媒維持開支。他舉例指星島集團是透過新媒體頭條網,才有足夠金錢「養活」集團。又例如經濟日報集團,亦非因紙媒賺錢,而是透過其他生意如資訊網經濟通。不過,梁天偉認為,雖然不少新媒體志氣可嘉,但現階段難以生存,暫時未見到一個成功例子。他以其中一份周報為例,認為它的印刷雖美,但售價太貴,而且報導不及另一個同期成立的網媒深入,難有足夠的讀者群。他補充指,就算有足夠讀者群也未必有用,除非他們願意付出金錢。現時不少傳媒資本來自公眾,例如852郵報、Factwire等,他認為若所收的資金不足,就只能選擇裁減人手。
面對傳媒新態,樹仁新傳系會如何應對?梁天偉希望從一年級開始改變學生想法,透過強制參與的工作坊,要求學生到製作中心工作培養興趣,而非花時間參加其他學會。同時學系亦希望提供一個平台,讓學生上傳自己的作品,給予機會他們打拚,理論與實踐應該並重,「我們這一行是做出來,不是想或說出來。」他寄望畢業後的學生是全面的,一方面可以掌握製作工具,例如剪片、拍片,一方面透過報導表達出自己能力,包括寫稿、做主持和做訪問。
對於未來的目標,梁天偉新傳系系可以成為market leader,突破現有的框框,同時得到讀者認同。他表示學系現時4年的課程,都是專心培養傳媒人,與其他院校不同。雖然有人揶揄傳媒薪水低,不過他回憶以往經驗,「好坦白我們以前入職的人工都很低」,唯有靠能力建立自己的事業。他寄予學生,面對網絡發展,應該把握機會,甚至乎可以創業。
Related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