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受成疑 近年市面上不斷有院校推出文憑課程,數量繁多但良莠不齊。部分課程雖列明是「文憑課程」,甚至「高級文憑課程」,但並沒有受教育局的資歷架構所認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現時情況會令學生混淆。


記者、攝影:黃偉倫 孫皓軒
編輯:蔡麗珠

現行條例未有規定院校及培訓機構提供的課程必須經過資歷架構審查。這些非資歷架構認可的課程,可由院校自行決定其頒發資歷的名稱。故市面上不少名為「文憑」、「高級文憑」的課程,其資歷並未得到教育局按名責實。有院校回應指,提供的課程受行內認可,故不打算參與資歷架構的審查。

資歷架構審查制度始於 08 年,將課程分為七級,由第一級證書課程至第七級博士資歷。辦學機構團體可自行向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下稱評審局),申請資歷審查。根據《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條例》,課程經過評審後,最少要達至第三級,才可稱之為「文憑」,而「高級文憑」則要達至第四級。

院校稱審查費昂貴

以舉辦化妝課程為主的「非常作化妝學校」,開辦不少文憑課程,亦有與公開大學合辦專業文憑課程。不過,該校提供的某些課程並沒有經過資歷審查,如「時尚新娘專業化妝文憑課程」、「專業化妝文憑課程」等。 該校策劃總監楊慧君表示,部分課程雖然沒有經過資歷評審,但得到行內及國際認可,不怕欠缺認受性。她說,課程如欲參與評審,需要向評審局支付審核費用,資歷評審更不時需要覆審。市場上不少院校屬於私營,資源不足,收生較少的院校更難以負擔。楊慧君又認為資歷架構屬於起步階段,如果課程屬職業導向,又有行內認受,基本上沒有參與的迫切性。

在港成立近五十四年的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亦開辦不少高級文憑課程,如「市場學及工商管理高級文憑」、「財務管理高級文憑課程」,均無獲發資歷審查的任何評級。該會表示,會按課程性質和市場需要,考慮是否參與審查。該會又稱,所提供的課程,都會跟從內部制定的守則,並有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確保認受性。

每年文憑試放榜前夕,不少院校都紛紛推銷所提供的文憑、高級文憑等課程,招攬學生。應屆文憑試考生陳同學表示,若課程沒有獲得資歷評級,難免擔心畢業後得不到認可,浪費金錢,故不會冒險報讀此類課程。

考生不敢冒險報讀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現時院校就課程的自行命名情況會令學生混淆。他提醒學生,若報讀了未經資歷評級的課程,畢業後可自行向評審局申請個人資歷評核,但就需要額外繳交費用,而且亦未必一定受認可。他建議學生在報讀課程前,先留意課程有否參與資歷架構審查並獲得官方認可。

他認為政府應強制院校參與資歷審查,或院校自行在沒有參與資歷架構的課程作出事先聲明,提醒報名人士。但他續指,課程評審或需要大量資源,如果硬性規定辦學團體必須參與審查,評審局可能沒有資源及人手應付。資歷架構秘書處回應稱,暫時未有考慮強制所有院校必須參與資歷架構的審查。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