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過度活躍症的病人以兒童為主,不及時治療,可持續到成人階段。有精神科醫生認為,成人患者因注意力不集中和「極容易被干擾」,容易發生車禍,但很多人對此病並不重視,而不願意求醫。某些較活躍的孩子,中心會安排多個導師特別照顧。
記者、攝影:吳侃駿 編輯:鍾礎如
012311411471
精神科醫生萬國文估計本港約有百分之二的成年人患有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 ADHD)。病人一般較緊張和急躁,萬國文指患者常有學習障礙和情緒問題,更因無法專注工作,而不能夠按照指示完成任務,妨礙他們讀書和工作。

工作失魂 常忘死線

現年28 歲的陳先生,小時候曾患有兒童ADHD,但診斷後並沒有服藥,而是靠行為治療。他憶述,自己小時候非常調皮,上課很少能認真聽完一節課。他說:「醫生診斷後沒有讓我立即服藥,而是讓家人和我玩遊戲、下棋等方式來改變。此方法挺有效,家人也沒再留意。」
但在出來工作後,陳先生發現自己常忘記「死線」,開會無法集中,才發現ADHD 問題依然存在。陳先生指ADHD 令他工作出現問題,「其他同事花一小時就完成的工作,我要花近三個小時」,更因此而被公司警告,換了很多份工作。

ADHD 受輕視 從小醫治斷病根

萬醫生指, 副甲氧基安非他命( 中樞神經興奮劑)為治療ADHD 的常用藥物。(資料圖片)

萬醫生指, 副甲氧基安非他命( 中樞神經興奮劑)為治療ADHD 的常用藥物。(資料圖片)

成人ADHD 在醫學上稱為成年輕微腦功能障礙,萬醫生指成人患者對此病不重視,加上患者在成年後,隨個人控制能力提高,過動症的影響亦會相對減弱,最終減低求醫的意欲。

香港西醫公會會長楊超發指,成人ADHD 的定義其實存在灰色地帶,例如某些行業如領袖、導遊等,工作上需要他們活躍一些;亦有長者,就算患有成人ADHD,身體機能也令他們不活躍 。

萬醫生指,ADHD 患者從小接受治療效果會更佳,方式應以藥物為基礎,再以心理和行為治療作輔助。患者可多做運動,讓精力有地方發洩,紓緩病情。
精神科專科醫生萬國文指:「ADHD 透過行為干預治療,讓患者多參加活動和多做運動等,令他們的精力有地方發洩,能取得一定成果。」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