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七人欖球隊過去幾年成績優異,加上奧委會將欖球納入2016巴西奧運項目,欖球將有可能於今年內成為香港體育學院的精英項目,培養香港首批全職欖球運動員。有香港欖球代表隊成員認為,欖球現時屬非主流運動,要在港普及仍面對不少阻力,望政府投放更多資源發展。

記者、攝影:徐子瀅 姚碧丹 梁羡靈

編輯:陳穎 歐陽曉羚 吳穎琪

欖球很大機會在本年被納入精英計劃,意味着將會有史上第一批全職欖球運動員誕生。成為全職運動員後會有固定月薪,也可以在體育學院裏「食」、「住」、利用所有設施,不像現時的欖球運動員要身兼兩職。平時上班已經辛苦,還要擠出時間練習、健身,請假比賽時又會遭上司不滿,這種龐大的壓力令不少有意投身欖球的人卻步。精英計劃的出現,有望推動欖球普及化。

香港欖球代表隊成員曾慶鴻,15歲開始接觸欖球,在學界比賽中被香港欖球總會教練發掘,成為青年軍,從此正式在欖球界發展。

香港目前並沒有全職欖球運動員,曾慶鴻的正職是警察,兼任兩個身份令他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一星期要健身4天,港隊練習3天,欖球會訓練2天,星期六比賽,有時候星期日也需要練習,故沒有空餘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對於欖球將有機會被納入精英計劃,他表示贊成,但基於不想放棄警察正職,故暫不打算轉為全職欖球員。

由於時間大部份奉獻給球會,甚至連家人也忽略,一星期可能只有一、兩天回家吃飯。19歲加入青年軍的時候,曾遭家人極力反對他打欖球。他指,當時家人看見他總是帶傷回家,總覺得「為咩呢?」

而且,即使投放了大量時間和心血練習,成績也未必理想。於是他激勵自己,只有打出好成績,才能證明給自己及家人看,堅持是值得的。

他的毅力,使他今天成為香港欖球隊少數的華人球員,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亦意外地獲邀成為08年奧運火炬手。曾慶絷鴻相信,若欖球能獲更多獎項,政府必定會投放更多資源。他指,最期望港隊能在世界性賽事奪冠,屆時除了有資助,亦會得到港人對運動的肯定,成為推廣欖球的最佳方法。

香港隊正積極備戰國際七人欖球賽。

香港隊正積極備戰國際七人欖球賽。

 

家長反對 阻欖球普及

另一名港隊成員范信基認為,現時欖球發展正面對兩大阻力,家長反對聲音是其中之一。他指,時下家長對打欖球大多抱反對態度,令年輕人投身職業欖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導致「青黃不接」的情況。他指出現時有部分香港家長較着重子女學業,忽略運動的重要性,當面對升學、就業等問題時,往往因家長的反對而流失不少球員。此外,相對其他運動,普遍香港家長都認為欖球太「暴力」,難接受子女打欖球,對此,他感到無奈。他引用運動科學統計,欖球的受傷比率不算高,說:「拳擊比欖球更直接更暴力,但你有幾何見人打拳打到斷手斷腳?」。

范信基認為,欖球列入精英運動後,以往家長對前途的疑問將得到解答:當欖球員並非沒前途,子女將有機會成為全職欖球員,代表香港出戰世界賽事。而未來2016年奧運也將增設七人欖球賽,相信也能提高家長對欖球的好感。

另外,范信基指出,場地不足是欖球普及化的第二大障礙。欖球和足球同是草地球場上的運動項目,兩者需要的設施和配套有不少重疊之處,范並說:「現時甲組足球和我們爭場地爭得好厲害。」

與足球爭地 校內推廣吸新血

關於這一點,香港欖球總會大專欖球推廣幹事羅敬賢也有相同看法。他表示,明明兩項運動使用的場地相同,但康文署的場地中只有足球專用場,卻沒有欖球專用場。

大專欖球賽在十幾年前開始發展,當時第一屆比賽只有兩個隊伍參加,分別是香港大學及其他大學的混合隊。港大的欖球部歷史較悠久,有足夠人數成隊,但其他大學派出的球員有限,只能組成混合隊參賽。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3 月22 至24 日於香港大球場舉行。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3 月22 至24 日於香港大球場舉行。

 

目前,一年一度的大專賽吸引了約十二、三間大專參與,可見欖球普及化確實在進步中,雖然現時成效還不顯著,但羅敬賢表示,希望把大專欖球包裝到能吸引更多公眾人士留意,改變現時大專比賽知名度低和觀眾少的情況。未來欖球總會繼續加強在中學的推廣,例如派教練到學校的體育課進行基本示範。

近來多了學校透過康文署或體育學會等機構接觸、主動找他們合作,顯示中學對欖球的關注正在逐漸增加。羅希望,能夠令更多人在入大專前接觸欖球,對這項運動產生興趣。

特稿:外國人運動 華人體格吃虧?

起源自西方的欖球,向來都是西洋壯漢競技的運動項目。外國人的高大身形和強健體格,往往令身形較小的華人吃虧,但隨着香港欖球隊於東亞運和亞運會奪得獎牌,華人的欖球運動員漸漸冒起。華人欖球運動員范信基和曾慶鴻異口同聲表示,其他因素可彌補身形上的差異。曾慶鴻表示與外國人相比,華人「未必咁高咁大隻」,但只要努力,勤操練,加快跑步速度和分析能力,一定可以迎合欖球運動。范亦稱,欖球是要去思考如何「玩」的運動,不一定體型高大才會贏,只要跑得快、靠「食腦」也有勝出的機會。范表示自己會想很多方法去跟體格強壯的外籍人比賽,只要累積技術和經驗便足以應戰。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