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類政治參與 用藝術反偽術
【本報訊】孫中山所言:「政治乃眾人之事。」你可以討厭政治,但不可不知,假若認為政治與我無關,就把它逐出生 活之中,無異於掩耳盜鈴。藝術與政治非「敵我矛盾」,經巧妙糅合,或許可取長補短,令討厭政治的人另眼相看,令不知政治者多一點認識。以政治為題的各種藝 術近年應運而生,在主流題材外另闢蹊徑。這些得意作品是出自一群有理想、有堅持和關心政治的香港人,他們的汗水也許能為這片文化沙漠滋潤一片綠洲。
記者、攝影:鄧凱羚 區詠雅 王鳳萍
編輯:冼浩賢 陳昊星 曾灝昇
政治漫畫 表達簡單直接
去年特首選戰前後,政治漫畫百花齊放,其中唐氏地下酒窖圖令人一看難忘,正是出自此人之手─盧熾剛 ( Cuson )。他因在09年自發繪畫「五區公投運動」漫畫而走紅,他坦言,畫政治漫畫純粹貪玩,不介意有沒有收入,只求「過足癮」。
Cuson現為《am730》「御用」漫畫師,曾被該報社長要求每日刊登一集政治漫畫,但他拒絕,「不想因畫漫畫為自己添加壓力,亦怕因而失去畫漫 畫的靈感。」這幾年間,香港的政治漫畫都以嬉笑怒罵的方式評論時事。漫畫的產量亦隨着政治的氣候改變。他指,政治漫畫比直接評論更能吸引讀者眼球,因此畫 家要有清晰思維,還要有幾分幽默。
曾幫人民力量畫宣傳單張的他,認為自己算是旗幟鮮明。對於被指有政治背景,Cuson卻認為這正是自己和其他政治漫畫家的區別,「其他政治漫畫家沒有一個特定立場或政黨去支持,但我表明了立場,就可以畫得更到肉,去得更盡。」
政治漫畫家路難行
Cuson的一幅唐氏地下酒窖圖風靡全港,在Facebook得到超過二萬個Like,過萬人Share。當政治漫畫家看似名利雙收,其實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自己知。Cuson憶述,去年6月4日,社交媒體戶口突然被封鎖;7月1日前,Facebook頁面更「被清空」。
Cuson已成今日漫畫界紅人,但他認為自己只是「撞彩」。在他眼中,尊子和馬龍比其更勝一籌,不單產量多,時事觸覺亦較他敏銳。不過對於自己能夠 在網絡竄紅,Cuson認為這說明香港文化正在倒退。他解釋,漫畫的信息簡單易明,表達直接,新世代讀者對文字不感興趣,是政治漫畫大受歡迎的原因,「這 是文化倒退,事實上,現今閱讀的人愈來愈少。」
獨立紀錄片 補主流媒體不足
隨着錄像器材愈趨普及,不少年輕導演都慣把傑作放上網,尋找商機。而他,卻堅持以電影會的方式放映紀錄片,堅持不放上網,堅持不拍廣告,堅持拍電影為自己發聲,他就是獨立電影導演─盧鎮業(小野)。
小野在大學期間已活躍於社會運動,反高鐵、菜園村事件或是七一遊行都看到他的身影。一般社運人士都會以激進手法表達不滿, 但小野卻選擇以拍紀錄片這種靜態方法參與運動。《那年春夏之後》是小野的第一套作品,於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獨立電影節》中播放,大獲好評。
小野指,現時的主流媒體只能截取幾秒衝突情況畫面,觀眾不能得到全面的事實,故以拍攝記錄片來彌補主流媒體的不足。雖然網絡是影片的最大平台, 但小野堅拒把自己的作品放上網,「網民能隨意控制影片播放的時序,這會破壞我想表達的原意。」另外,網絡世界裏,每人都可以將影片「back up」(存底), 小野擔心這會為影片中的人士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獨立紀錄片難生存
在香港,要申請政府的資助不容易,找到支持獨立電影的投資者就更難, 「內地的獨立電影人和觀眾很齊心,即使是放映才被掃場,他們會用微博發放 消息,一起轉場,但在香港很難發生這種事」。他認為,香港還未累積到一群支持獨立電影的忠實觀眾。
小野指台灣的情況比香港 好得多,台灣的公營電視台會外判資金給獨立電影人,且接納的題材廣,更 有機會在電視台播放。反觀香港,現時只有香港電台的外判計劃比較類近, 但始終對於題材的敏感度 還是拿捏得非常嚴謹,可見獨立紀錄片仍在逆境中求存。
在香港,要申請政府的資助不容易,找到支持獨立電影的投資者就更難,「內地的獨立電影人和觀眾很齊心,即使是放映才被掃場,他們會用微博發放消息,一起轉場,但在香港很難發生這種事」。他認為,香港還未累積到一群支持獨立電影的忠實觀眾。
小野指台灣的情況比香港好得多,台灣的公營電視台會外判資金給獨立電影人,且接納的題材廣,更有機會在電視台播放。反觀香港,現時只有香港電台的外判計劃比較類近, 但始終對於題材的敏感度還是拿捏得非常嚴謹,可見獨立紀錄片仍在逆境中求存。
舊曲新詞 無立場助反思
在 Youtube 發舊曲新詞而引起網民注視的窮飛龍,團長陳歷恒 (Oliver) 本 來是音樂人,亦有開班教作詞,創作的作品種類不限,他笑言:「寫了無數情歌, 如今主要寫非情歌,當贖罪!」
窮飛龍的開始,緣於 Oliver 一日叫學生合力為流行曲改詞,以社會議題作題材。完成作品後,Oliver 就幫學生在他的錄音室錄音,再放上 Youtube。豈料網民反應超乎他們預期,「最初沒想過作品有任何 feedback( 反應 ),甚至連作者都沒註明,原來放上網這麼多人看,之後才決定有系統地推出歌曲。」
團長坦言,每當涉及社會和政治議題,歌詞盡量不站立場,想受眾反思。 以「誠信陷阱」一曲為例,「這首歌以梁振英第一身去說故事,沒有指他完全 錯,給大家更多思考空間。」不持立場的原因亦與時局有關,因歌曲只能表達今日的看法,即使今日所見的事實,明天可能又有新進展,所以「今朝有歌今朝唱」。
「hit 歌」愈少 「惡搞」愈難
至於舊曲新詞會否有侵犯版權之嫌,Oliver 解釋,Youtube 會標明歌曲的版權誰屬,版權持有人可以隨時刪歌。同時,歌曲的點擊率愈高,賺的錢愈多。由於版權持有者會有部份收益,加上可能覺得二次創作有宣傳價值,又 有收入, 所以大多不會刪除。反而,他們曾用孔慶東教授言論作為歌詞,配以「我是憤怒」在 Youtube 發布,怎料卻以挑撥民族主義為由遭刪片。
劇場創作 全因關心政治
近年香港政局不穩、民怨沸騰,香港的劇場也開始與政治沾上關係,文化 界逐漸有很多不同的表演反映社會現象和表達不滿,如棟篤笑、舞台劇等,而 進念.二十面體《東宮西宮》系列可算當中表表者。 《東宮西宮》系列,近年廣為大眾熟悉,贏盡高官名人口碑。進念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胡恩威,身兼該劇編劇、導演、監製,他認為,劇場創作對他來說是一個 承諾,「選擇劇場創作不是興趣,以社會或政治議題作為各齣舞 台劇的主題,全因關心政治。
港人「騎呢」價值觀
談到藝術,胡恩威認為近年香港人的價值觀很奇怪,對藝術存有很多誤解, 甚至認為「搞藝術」是不正常,「這是香港創作工業面對的最大問題,近這十 年來尤其嚴重。」相反,如台灣近年對藝術發展和藝術家的態度開放,加上又 有師徒制,令社會能成功靠藝術轉型。
“學者點評”:漫畫最易受落 改詞少藝術成份
政治藝術究竟對香港社會的影響有多深?出色的政治藝術品又是怎樣?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認為,好的作品最重要是藝術品本身是否 「真誠」、易引起觀眾共鳴,令觀眾感受到創作者所表達的訊息。比較 4 種政 治藝術,鄭認為漫畫最容易令讀者「受落」,不但簡單直接,傳播也相對容易, 而舊曲新詞這類二次創作雖然創意十足,但藝術成份較其他幾種低,主要以嘲 諷為目的。但他補充無論任何一種藝術,只要有質素,令人感動就是好的作品。
近年的政治藝術較多樣化,百花齊放,鄭宇碩指網絡的發展成關鍵作用, 為藝術作品提供一個無國界的平台。相反,香港展覽和發表政治藝術的公共空 間不多,相比歐洲國家有專門展覽政治藝術的博物館,又有基金會支持創作, 政治藝術家在香港的生存空間的確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