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旋轉木馬、摩天輪、碰碰車,五角買 一天歡樂。1949 年開業的「荔園」和兩年後開放的荔園動物園,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園內的奇珍異獸,猛如獅虎豹熊,靈如猴子大象,都是由本港首位馴獸師蕭國威 ( 威哥 ) 一手馴養出來。

記者:曾昭慧 楊俊浩

編輯:鄧凱羚 傅麗莎

攝影:陳浩然


現年74 歲的威哥,瘦削的身型看不出端倪,唯有雙目炯炯有神,滲透出當年馴獸的威嚴感。回想年少時,毅然踏上馴獸師之路,只為一圓父親的心願。

威哥服務了荔園廿多年頭,現已74歲。

威哥服務了荔園廿多年頭,現已74歲。

遵從父命 拜師學藝

威哥的祖父在澳洲經商,父親蕭雲厂在 50 年代,帶着從家族分得的 300 萬港元,從上海來到香港,住在茶果嶺半山。威哥稱,如此財力,當時足以買下半條彌敦道, 「如果發展地產,我哋咪好 happy 囉,但我哋尊重爸爸。」 他形容父親為「半個藝術家」,嗜好奇多,包括玩古董、 寫小說、雕塑等,而他最大心願是興建一個屬於香港的動物園,藉此揚名立萬。「爸爸問我哋三兄弟,肯唔肯幫佢打理動物園學馴獸,只有我敢,就應承咗佢。」 蕭父獲漁農署批出當時唯一一個猛獸入口牌照,即從外地買進許多動物,部分在茶果嶺大宅飼養,包括熊、企 鵝、猴子等,其餘則送到大埔頭松園仙館的飼養場。後來再向港英政府申請撥地建動物園,惟一直得不到回覆。這時候,他於上海認識的好友邱德根,亦即當時荔園老闆,邀請合作開辦動物園。邱德根提出不收租,而動物由蕭父負責養為條件,最終達成協議。

威哥自17歲便學習動物獸性,其後拜師著名馴獸師沈常福。

威哥自17歲便學習動物獸性,其後拜師著名馴獸師沈常福。

另一邊廂,年僅 17 歲的威哥,花了一年在香港動物協會學院修讀動物學,學習各種動物的特性。他舉例說,動物的瞳孔很重要,大象、牛、長頸鹿等較溫馴,因為牠們的瞳孔會放大影像,看到人是巨人;而獅子老虎等猛獸的瞳孔,反會將影像縮小,自然不怕人。威哥之後跟隨著名馬戲團馴獸師沈常福學師兩年,學滿師便正式到荔園動物園工作。

威哥說,要馴獸,先要建立威嚴。

威哥說,要馴獸,先要建立威嚴。

馴獸鐵則 絕對服從

揚子鱷「亞細」、獅子「力奇」和「美美」等都是荔園的動物明星,大象「天奴」更是鎮園之寶。威哥憶述,「天奴」曾被遊客作弄,遊客遞香蕉又縮回去幾次,他見狀上前警告,二人卻繼續玩弄作樂。最後「天奴」轉身走向旁邊水池,伸出長長象鼻吸水,再緩緩走到二人前,象鼻一噴,兩人狼狽濕透。 所有在荔園供觀賞的動物,均要經過數星期至數月的訓練。威哥解釋道,剛抵埗的猛獸野性難馴,會不斷在籠內撲前撞傷鼻,因此必須加以訓練。他的馴獸大原則就是:主人的命令必須聽從,一次都不能縱容。「一開始要令佢驚你,建立威嚴,佢被馴服之後,就可以好好愛錫。」每天親自進籠餵食,為治病更要伸手進「虎口」餵藥,在威哥悉心照料下,連人人聞風喪膽的猛獸,都溫馴如小綿羊。他攤開手輕嘆:「好多嘢講係無人信,但事實上的確, 猛獸對主人的愛心仲好過人對人。」

可是再順服的猛獸,始終潛藏野性。一旦牠獸性大發,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師父教落,心軟係馴獸師大忌。一隻金錢豹死咗,仲有第二隻;但如果你被猛獸殺死,就無第二個你。」師父的告誡,威哥一直銘記於心。曾經在荔園有工人忘記拴上鐵籠,老虎攀了半個身出籠,威哥當機立斷用斧頭對準老虎頭,手起刀落。另一次,一 隻 300 多磅的棕熊,準備從茶果嶺海旁上岸,怎料牠趁從木籠遷移到鐵籠時,忽然用力推開兩籠逃走,威哥心知不 妙,立刻從後欲捉回棕熊。惟棕熊力大無比,將他甩到面前,反手擊中其腹部,事後治療一個月才康復。當時驚險萬分,他卻指自己已非常幸運,「熊爪如鐵鉤一樣尖銳,如果被佢正手打中,我一定死梗!」

 

re_7若能回頭 不做馴獸

威哥任職馴獸師,荔園支薪 7000 元,父親亦會額外津貼,月入合共過萬,在 6、70 年代生活可謂綽綽有餘。為兌現對父親的承諾,他從沒想過轉行。驀然回首,他決斷表示,若可再選,必定不會選擇馴獸,亦不希望兒孫有這個念頭。「呢行無大作用,只係好多人好奇,原來香港都有人『玩獅子老虎』。訓練貓狗仲好啲,但訓練猛獸真係無咩好處。」他坦言此行業不單極之危險,更會使人性情變得殘暴,「我試過同人打架,慣咗打猛獸,當佢地係動物咁打,下下中要害,絕不手下留情。」隨年紀漸長, 為顧及家庭妻兒,他終在 40 歲退下來。遠離猛獸,歸回 「人間」,威哥也笑說自己近十多年變得「溫馴」多了。 荔園老闆邱德根曾提到,仍懷念荔園昔日風光,盼有重建的一天。但威哥搖頭揮手,連聲說不,表明不會重出江湖,自言身體已不及當年敏捷,勉強「出山」恐怕性命會斷送虎口。但說到傳授馴獸秘技,威哥倒是樂意得很。 誰人有「深入虎穴」的勇氣,儘管拜師學藝去。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