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聞報 | Our Voice

 

 

 

  • 主頁
  • 港聞
    • 社論
  • 健康
  • 教育
  • 財經專題
  • 體育
  • 人物
  • 副刊
  • English
  • 特別報道
    •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 2018台灣九合一大選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Facebook 專頁
  • 揭頁版

You are here :

Home »

Tag »

逃犯條例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左膠五年後蛻變 資深傳媒人吳志森看新生代

September 28, 2019
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夏慤道,大部分香港人第一次嚐到催淚彈的滋味。那八十七枚催淚彈令一個又一個香港人站出來,築起帳篷,充塞整條街道。周遭瀰漫著一片和諧寧靜的氣氛,一朵朵黃色鮮花開始綻放。
Filed in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高主教舊生聲援罷課遭截查 在校生無懼白色恐怖

September 2, 2019
  9月2日早上,一覺起來,陳同學拖著疲累的身軀,慢慢開始梳洗,換上校服,又再一次迎接開學日。新學年的首個上課日,每次都是一式一樣,派發通告、班主任編排座位等,每次令人期待的只有與同學相處的時光。
Filed in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高雄人看三罷集會 見證港人爭取民主

August 6, 2019
從來只有耳聞,卻從未眼見。經歷上星期六九龍西示威,來自台灣高雄的杜先生首次嚐到催淚煙,刺鼻難聞的味道此刻仍充滿鼻腔。
Filed in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Facebook 專頁

Facebook 專頁

Recent Posts

  • 《香港電車故事 鬧市中的電車》
  • 移民潮-離留的抉擇
  • 《新年「糟糕灣」之旅 逆境中尋找歡愉》
  • 《港區國安法》賦予新權力執法 郭嘉銓:市民毋須憂慮
  • 回顧政府救市招數 挽回經濟下滑之道

最高點擊

  • 《香港電車故事 鬧市中的電車》
    《香港電車故事 鬧市中的電車》

香港樹仁大學

  • 昔日仁聞報
  • 樹仁新傳網
  • 樹仁新傳電台 | SYU JC Radio
  • 樹仁新傳電視
  • 說在線 | Shuo Online
  • 香港樹仁大學
  1. 仁聞報歡迎讀者投稿。文章題材內容形式不限。作品刊出後,將致薄酬。本報不接受已發表或一稿兩投作品。作品如在3個月內未獲通知採用,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報有權修改稿件內容。 We welcome any feedback, questions or comments.

港聞

  • 副刊

    《香港電車故事 鬧市中的電車》

    「叮叮」— 在香港島居民的眼中都是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電車在香港已經超過100多年的歷史,1903年開始進行電車的路軌鋪設工程,直至現時,香港已有120個電車站,178輛雙層電車。電車在居民眼中不僅是一種回憶,亦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外地觀光客而言更是一個著名景點。 

  • 人物

    移民潮-離留的抉擇

    機場是一個充滿悲歡離合的地方,往年到機場大多數是因為旅遊或到海外留學,但近年不少港人看淡香港的未來,繼而選擇離開熟悉的「家」,打包行裝移居他國。香港也繼97回歸後,迎來第二次移民潮。

  • 新冠肺炎疫情故事

    《新年「糟糕灣」之旅 逆境中尋找歡愉》

    喧鬧可以令人抓狂、也能依託着萬般䁔意。「年廿九,剛好和新年擦身而過」新年炮仗聲四溢,載喻千年的習俗能嚇怕年獸,惟獨掃不走Omicron。

副刊

  • 副刊

    《香港電車故事 鬧市中的電車》

    「叮叮」— 在香港島居民的眼中都是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電車在香港已經超過100多年的歷史,1903年開始進行電車的路軌鋪設工程,直至現時,香港已有120個電車站,178輛雙層電車。電車在居民眼中不僅是一種回憶,亦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外地觀光客而言更是一個著名景點。 

  • 副刊

    兩代嬰孩成長印記 默存祝福

    父母親都盼子女健康生長,日後成才。為紀念孩子呱呱墜地之時,有父母會把嬰孩的臍帶製成印章,甚或將孩子的頭髮弄成胎毛筆,以傳統手藝刻下成長印記。但時移世易,除了世代相傳的工藝外,近年西方的嬰孩立體手腳模成新方式為嬰孩帶來祝福,更深受年輕父母青睞。

  • 副刊

    手製煲呔 搭出形象 襯托特質

    傳統煲呔一般適用於正式或隆重場合,譬如典禮、晚會。隨著時代變遷,煲呔不再只局限於特定場合,有博士生傳承家業,堅持守護工藝,亦有年輕人為煲呔添上新元素,給予煲呔新的意義。

人物

  • 人物

    移民潮-離留的抉擇

    機場是一個充滿悲歡離合的地方,往年到機場大多數是因為旅遊或到海外留學,但近年不少港人看淡香港的未來,繼而選擇離開熟悉的「家」,打包行裝移居他國。香港也繼97回歸後,迎來第二次移民潮。

  • 人物

    顧全大局 一度退選 大學任嘉兒重新出發

      首次參選中西區大學選區的任嘉兒,上月初告別全職護士的身份,一心一意投入社區服務。九月初,任嘉兒曾一度停止所有社區工作,退讓並祝福同區「反自動當選」成員歐頌賢。豈料四日後,這個外表嬌小,内心堅强的女生宣佈重新開展社區工作,決心與另外兩位參選人決一勝戰。

  • 人物

    辭任記者 改而從政 政治素人李家偉

    屯門地區組織「富新一代」的社區主任李家偉,年僅二十三歲。在數月前仍是一名全職記者,七月中旬正式辭職,毅然擔任社區主任,並競逐應屆區選。本無意從政,但因當時的候選人退出,在沒有候選人的情況下,整個團隊都十分徬徨,甚至出現解散團隊危機。在掙扎不足二十四小時下,下定決心辭職參選,以政治素人的身份,全心投入處理地區事務。

Recent Posts

  • 《香港電車故事 鬧市中的電車》
  • 移民潮-離留的抉擇
  • 《新年「糟糕灣」之旅 逆境中尋找歡愉》
  • 《港區國安法》賦予新權力執法 郭嘉銓:市民毋須憂慮
  • 回顧政府救市招數 挽回經濟下滑之道

Popular Tags

雨傘運動 4月號 傘聚人事 專欄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 台灣 3月號 教育局 立法會選舉 香港 選舉 劉銳紹 港聞 傳統 建制派 分裂 勇武 Instagram 朱凱廸 夫子 普選 九合一選舉 逃犯條例 馬嶽 特首

Calendar

May 2022
S M T W T F S
« Mar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Recent Posts

  • 《香港電車故事 鬧市中的電車》
  • 移民潮-離留的抉擇
  • 《新年「糟糕灣」之旅 逆境中尋找歡愉》
  • 《港區國安法》賦予新權力執法 郭嘉銓:市民毋須憂慮
  • 回顧政府救市招數 挽回經濟下滑之道

Recent Comments

  • 馮某 - 我覺得明哥(陳灼明)十分有愛心💗,因為他幫助一些窮人。...
  • BloodyFairy - 這次採訪有料! —— 「今次在13 台播,是一個比較高清的版本,我們之前並未看過。」 樂觀的同...
  • 猴子請來的救兵 - 僵四怎麼拖到現在還沒出來啊,馬小玲跟況天佑已不在年輕了~~...
  • Chaky - 超過10年冇去東平洲,今年56歲喇,想去行吓,先知道搞成咁,對香港政府嗰種殭硬化,重有乜嘢講?D尊貴...
  • 路人甲 - 作為一個十多年駕駛者,有無改車,咩野係大家都心知肚明, 簡單如,貼多張貼紙係車身,加多粒燈,燈既色...

Hot Topics

  • 半百私車夜聚 涉集體改裝 (17)
  • 我和十三有個約會 (2)
  • 莊陳有 平機會不平機 (1)
  • 東平洲水源短缺配套差 原居民苦不堪言 (1)
  • 窮人英雄 陳灼明 (1)

About Us

《仁聞報》為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系的學生實習刊物,每年學期間出版七期,每月發行1,000份,分別派發到各大傳媒機構、各大專院校、中學及咖啡室等,內容亦曾多次被本港傳媒引用及轉載。

《仁聞報》的主要運作由系內一至三年級同學負責。由二、三年級同學組成編輯委員會,負責編輯、版面設計、招登廣告及與外界聯誼等。所有三年級同學均需擔任編輯一職,二年級同學當記者,一年級同學則負責發行工作。

《仁聞報》內容包括港聞、財經專題、人物專訪、健康、教育、副刊、英文版以及專欄投稿。緊貼時代步伐,開拓更多讀者來源,《仁聞報》於2017年2月從報章改以雜誌形式出版,務求令大眾能進一步接觸《仁聞報》。

Copyright © 2022. 仁聞報 | Our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