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婚姻係……

記者:
林偲晴 Lam Sz Ching 165125
梁保瑜 Leung Bo Yu 165139
方綺婷 Fong Yee Ting 165154
柯映彤 Or Ying Tung 165157

{LEAD}
結婚係人生大事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8年發表的數據顯示
直至2016年
香港有70%的人已經或曾經結婚
而新加坡則有75.9%
香港單單2016年就有17196對夫婦離婚
即是每一千名港人中就有2.34人離婚
相對已經或曾經結婚人口比例較高的新加坡
每一千人中只有1.9人離婚
香港結婚人數比例比新加坡低
但離婚人數卻較高
香港離婚比例明顯偏高
但同時,香港在2016年
亦有50008對情侶結成夫婦
即係有超過十萬人結婚
結婚人數多,離婚人數亦多
到底婚姻對於依家香港年輕人來說是甚麼?

{VO}
今年29歲的蟲媽
7年前就結婚生小朋友

{BITE} [蟲媽]
本身我沒有打算這麼早結婚
只是一個意外
結婚生小孩是人生其中一件事
只是我比較早
首次去健康院接受產檢
有護士說不用因為懷孕而結婚
可以墮胎,不一定要誕下小孩或結婚
不一定要為了小朋友而結婚
他不是
婚姻並非維繫 (父母和) 小朋友的關係
但我不認同
因為這是一種責任、一種承諾
我是比較傳統的
我覺得結婚是對小朋友的一種承諾、一個維繫
沒理由生了小朋友
但不結婚,不給他完整的家庭
其實我覺得這個世代
「你結婚?我又要結婚」
抱着「人有我有的心態」
但當某一刻大家不再遷就對方就會離婚
生了小朋友亦會離婚
隨便讓其中一方照顧
或讓家中的老人家照顧
這種心態我覺得很不負責任
可能我比較傳統
沒有新一代的想法
你既然生了小朋友
是不是應盡力
維繫一個好的環境給小朋友
因為始終單親
或把小朋友交給老人家
對小朋友成長會很壞
我成長於健全家庭
但爸爸經常回內地工作
我還有兩個姐姐
但與姐姐相差十歲 (已經搬出)
自己和媽媽相依為命
有親人,但姐姐都搬了出去
爸爸又回內地工作
剩下我們兩個
其實那時候挺可憐的
那時衍生出將來結婚生小孩
一定要給他完整家庭的想法
丈夫亦有相同想法
他也在健全家庭成長
他亦覺得健全家庭對小朋友的成長很重要
所以大家都努力維繫
我跟丈夫結婚7年
經常
有時都覺得丈夫很難相處
聽到他想吵架、罵人
可能當他「耳邊風」
可能有時我蠻不講理,他會隨你
但明明真是氣到要死才罵人
但以前懷孕時
他不會控制脾氣
當年就是因為大家角色轉換
不知道結婚後、生小朋友後會什樣
所以我有產前抑鬱
我懷孕時曾嘗試自殺
我是大約懷孕5個月至生產期間
都要到健康院
每星期去見護士一次,好黑暗
我試過去
因為我是懷孕時結婚
要準備搞婚禮又正在懷孕
前路茫茫,大壓力下經常吵架
經常吵架
其實婚姻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即是要經營的,要大家摸索
好像跳舞有時你較快我較慢
大家要互相遷就
空閒時一起遊車河、四處吃東西
放鬆一下自己
讓大家都不會暴燥
生完小朋友到現在,所有事情都順順利利
兒子7歲了,有少少脫困的感覺
但沒後悔早婚和早生小孩
將人生本來要做的事推遲
有些人玩過才結婚生子,我就剛剛相反
可以看着小朋友成長
基本上時間陪伴他上學、放學
有時送飯,然後接放學
之後就回家做功課
星期六日便出去玩
生活現在變得有規律
現在的人生是圓滿了
因為我現在過得幸福
圓滿不過還要熬一段日子

{VO}
有時因為意外而結婚
但社會中更多人對結婚是有規劃
拍拖六年的Vincent就即將和女友結婚

{BITE} [Vincent]
因為大概談了六年戀愛
覺得是時候承擔責任
大概一兩年前經過尖沙咀的婚紗舖
雙方會談起這個話題,開始有共識
對將來或者結婚方面,開始要有想法
開始籌備將來結婚、有小朋友
女方並沒有暗示想結婚
對我來說,我比她更想結婚
對將來可能想生兒育女
對女生來說,年紀輕時要及早生小朋友
大約20歲時,開始有 (結婚) 這個想法
到了某個年紀
開始想建立家庭,生兒育女
身邊沒有朋友表明不想結婚
他們沒有表明不想結婚
可能順其自然
他們大概找到適合的伴侶就會結婚
(結婚) 責任不算太大
可能其他因素產生
例如可能有經濟壓力
基本住屋是最大影響
始終有個地方住,才能有基本生活
結婚不是為了抽居屋
相反因為結婚才抽居屋
結婚其實不難
結婚之後的事才比較難
例如有小朋友,養育他亦不止400萬
經濟壓力會比較大

{VO}
香港生活成本高
即使勇於面對沈重的經濟壓力
與伴侶共組家庭
但養育小朋友
要面對的就不只是經濟問題
同樣拍拖6年的Janice
就因為香港高壓的社會環境
而對婚姻卻步

{BITE} [Janice]
我們剛剛從澳洲回流香港
要重新適應和安頓
還有自己沒有生小朋友的念頭
所以覺得未有結婚的需要
覺得有人是為了生小朋友而結婚
大家都已經有共識,認定對方
我們的相處都很融合
不需要用結婚去維繫感情
結婚要組織家庭
不能自由任性地去做想做的事
顧慮多了,要以屋企為主
要考慮對方的感受
結婚不代表你很喜歡這個人或者什麼
因為結婚率高但離婚率亦高
身邊看到很多朋友
即使拍拖拍了六七年以上
但可能最後亦會分手
傳統家庭覺得結婚才能在一起居住
不能直接同居
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開放
都不需要透過結婚讓另一半有保障
很多人只要同居都可以有
或能證明一起同居
就能買保險,都算得上得到保障
因為其實在外國只要承認同居
就等同結婚,只是沒有一紙婚書
但如果申請保險
或政府都會承認對方是你的伴侶
我們之前已經一起居住了5年多
所以其實我們的關係很親密
變得好像親人都很圓滿

{VO}
凡事無絕對
有人認為結婚不是必要,那麽戀愛呢?
現年20歲的大學生Katis對此有另類看法

{BITE} [Katis]
我從未拍過拖
我覺得拍拖不是必要
因此一直沒有想一定要拍拖
我覺得現今世代拍拖和婚姻是兩回事
他們有拍拖對象和結婚對象
我一直的觀念是覺得
拍拖是大家想大家有可能
步入這個愛情的,不是
步入教堂去結婚
才是我以為正常的現象
沒有想過現時社會
大家的感覺是不同
拍拖對他們來說只是找個人陪伴
入大學後發覺
朋友就算分手後
很快就會開始一段新戀情
覺得他們很重視拍拖這回事
好想可以一直拍拖
他們的故事很多都是慘淡收場
可能因為這刻大家的不成熟等
這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我不想拍拖
因為這刻的自己不是一個成熟的人
沒有辦法好好地處理一段關係
其二是我的人生可以有不同成就
我的人生有很多事充斥着
例如小時玩音樂和運動
除此以外,我從家裏得到很多的愛
家庭這個環境令我覺得很舒服
我不希望嫁出去
我不希望再花心機
建立一種關係是需要花心機去維繫
我覺得這些很煩
建立關係我覺得並不是一個必要
有時間的話倒不如與家人更親密
或者做一些令自己更加好的事情
可能是關心時事
關心音樂,陶冶性情,任何事也好
這些是我覺得這刻比較需要的事

{BITE} [Janice]
我覺得婚姻是一種承諾
結婚後就一定要對伴侶負責任

{BITE} [Katis]
不知道,所以我覺得婚姻是未知
因為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

{BITE} [蟲媽]
我覺得婚姻像做Iron man
因為有很多未知及危險要逐一攻破
{BITE} [Vincent]
我覺得婚姻是想比一個家的感覺對方
與她一生一世組織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