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3 日
首頁 / 昔日新聞 / 首批本港研發電動小巴本月運作

首批本港研發電動小巴本月運作

【本網訊】本港科研公司GMI與西門子共同推出12輛電動小巴,將於月中投入服務。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電動小巴比傳統的車輛更節省柴油及更少排放廢氣。他指出,如果試用成功,可為運輸業界在購買新車時提供多一個選擇。

記者/香詠倫 編輯/朱樂怡


扣稅鼓勵轉用電動車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出席啟動禮時表示,政府於2011年投放3億的綠色運輸試驗基金,以資助運輸業研發綠色新技術,至今已有12輛電動小巴和24輛混合動力貨車獲資助,其中21輛貨車已經試行。

另外,政府已資助專營巴士公司購入6輛雙層混合動力巴士,預計於明年下半年開始試行。曾俊華指出,由於電動車售價仍較傳統車輛昂貴,為鼓勵各界使用環保車,若企業購買電動車,首年資本開支可享有100%利得稅扣減優惠。

轉用電動小巴有助減碳

電動小巴採用德國驅動系統,配備內置柴油發電機,GMI董事總經理盧熾培表示,這較傳統柴油小巴節省一半耗油量及減少排放七成温室氣體,有助減輕路邊空氣污染。

盧熾培指出,如果將現時本港4,350部小巴全數更換成電動小巴,估計每年約可減省排放16萬噸溫室氣體,進一步改善空氣質素。他又期望,若市場反應理想,可將有關技術應用於其他大型交通工具,如50座旅遊巴和單層巴士等。

採用穩定電池不爆炸

早前深圳有電動的士疑因電池爆炸而焚毀,令公眾擔心電動車安全。盧熾培回應指,電動小巴使用更穏定的鐡鋰磷酸電池,不會有一般鋰電的自燃或爆炸危險。他補充,電池沒有壽命問題,並會與電動小巴於15年後一同退役。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10/20130930+-+VO.mp3 |titles= 港產電動小巴投入服務 (聲音報道:香詠倫)]

返回頁頂

相關新聞

曾蔭權案辯方結案陳詞

【本網訊】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涉嫌接受利益案,辯方昨日開始結案陳詞,指政府一直鼓勵私人機構參與申請數碼廣播牌照,強調發牌需經既定程序,絕非曾蔭權一人可決定,曾蔭權並沒有作出任何干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