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9 日
首頁 / 港聞 / 醫管局試行綜合模式護士診所

醫管局試行綜合模式護士診所


【本網訊】醫院管理局計劃於2018/19年度,在4個專科門診,包括臨床腫瘤科、泌尿外科、風濕科及圍手術科,試行綜合模式護士診所先導計劃。預計計劃會增聘共20名資深護師,改善專科醫療服務。

記者/盛蕊萌 田之萱 編輯/呂杏瑩


以往的模式是先由醫生診症,有需要才轉介到護士診所,但先導計劃則有別於過往的做法。以泌尿外科門診為例,醫生會由轉介信篩選,再安排適合的案例直接交給護士診所,由專科護士的檢查和評估,並即時針對處理病人的徵狀。

醫管局護理總行政經理潘恩榮認為,計劃可以提高專科門診質素和效率。醫生於首次與病人會面時,醫生手上已經有病人的報告,可以加快診症速度,且更容易了解並診斷病人的情況。

潘恩榮指計劃將會覆蓋7個聯網,共20間護士診所。由今年起每年將會有超過2,000名護士畢業生,所以相信設立護士診所對人手的影響不大。

相關新聞

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最長逾200周 醫管局歸因於人手及疫情影響

【本網訊】醫管局公布去年醫院聯網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其中九龍西聯網的眼科輪候時間需205周,即近4年,為聯網專科中最長。其次為港島西聯網的內科,需135周,即逾2年半。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醫生將輪候時間長歸因於人手不足和疫情影響,期望能夠透過「截上游、中間分流、放下游」的方法,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和減輕壓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