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香港中文大學人口遷移與流動研究中心今早發布一份本地外籍家庭傭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七成受訪外傭每天工作超過13小時,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和健康狀況亦不理想。
記者/馬健朗 編輯/麥之齡 陳欣彤
研究中心於2017年5月至9月,向2,017位在本港工作的菲律賓及印尼外傭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約四成四外傭沒有私人房間,三成半指休假當天仍需工作,兩成四人更表示自己不能於所有法定假期休假。調查亦問及外傭的工作情況,有70.6%受訪外傭表示,每天工作超過13小時,其中8.9%甚至工作超過16小時。 調查發現外傭的健康受工作情況影響,外傭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領域分數均比香港大眾低。報告分析指,外傭因無按時獲得工資、休息日加班,及仍需要支付僱傭中心等原因導致生理健康分數較低;心理健康方面,外傭則因感到受歧視及被僱主虐打等因素而受影響。 外傭不懂尋求本地支援 調查結果顯示,外傭較少使用本地支援服務,當他們遇到問題時,雖然會向勞工處和入境處求助,但有約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為,他們未能夠得到適當的協助,而且只有4%受訪外傭會尋找社工協助。報告又提到,雖然社會上有專為外傭提供社會服務支援的機構,但外傭因缺乏對相關機構及求助渠道的認知而無從尋求協助,令他們未能得到完善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