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早睡早起一直是人們生活健康的標準。但到底早起是不是真的對人類健康有幫助呢?英國專欄作家引述研究指出,早起工作是否能提高生產力與個人基因有關。有助理教授認為,不應為早起而減少睡眠時間,以免損害睡眠質素。
記者/梁保瑜 編輯/樊曉璁
社會不少知名人士、企業總裁都有早起的習慣。他們認為,建立早起習慣是成功的第一步。但原來早起是有好有壞,每個人都不同,更可能適得其反。
早起幫助因人而異
英國廣播公司專欄作家Bryan Lufkin指出,英國自然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調查發現,在70萬人中,有超過350個遺傳因素會影響人類在甚麼時間感到精力充沛,如早上或傍晚,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但若早上不太專注,仍堅持早起的話,則會破壞最佳工作效能的時間。
霍普金斯大學神經內科助理教授Rachel Salas表示,強迫自己早起會影響持續睡眠,亦會干擾身體系統。她認為犧牲睡眠而早起是不可取的做法,因休息有兩大元素,包括足夠及一整晚的睡眠時間。她補充,曾經有病人因為年輕時減少睡眠而早起,導致現在睡眠質素變差。
不要盲目跟隨名人習慣
有專家表示,不應硬生生套用名人的起床計畫,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休息和起床時間,例如可以留意自己甚麼時間最易感到最疲憊和最清醒。假日時,亦可以記錄個人入睡和自然醒來的時間,隨後嘗試善用最具精神的時間工作。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