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香港過敏協會預測,本港食物過敏人士有上升趨勢。研究指出,中度至嚴重濕疹的兒童比普通人患有食物敏感的機會高3至4倍。發言人建議政府積極推廣社會對過敏的意識,包括增加相關醫療服務、鼓勵餐廳推出無敏餐單等。
記者/陳慧如 編輯/劉明珠 孫珮釧
香港過敏科醫學會會長何學工指出,在西方國家過去二、三十年間,食物過敏患病率持續增加,由於港人飲食習慣亦偏向西化,他預料,本港食物過敏患病率將持續上升。 香港過敏協會顧問莊俊賢表示,本港約有5%兒童對某些食物敏感,常見致敏源如花生、雞蛋、甲殼類海產等。部分患者可同時患有多種過敏症,如濕疹、哮喘和鼻敏感等,1歲以下患中度至嚴重濕疹的兒童,患上食物敏感的機會更會較正常兒童高2至4倍。 社會缺認識促政府推廣 副主席吳碧儀認為,大部分坊間餐廳都未有在餐單上列明食物原料,食安中心的食物標籤法例亦未完善,沒有監管食物生產商使用的原材料會否包含八大致敏源,令食物過敏者難以避開致敏原。她表示,過敏患者外出用餐的選擇變相減少,無形中影響患者社交。 現時全港僅5間公立醫院可提供過敏症治療予成人及兒童,吳碧儀期望,政府可以增加相關醫療服務,要求生產商於食物包裝上列當中含有的可致敏原,以及促請餐廳增加無敏餐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