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3 日
首頁 / 港聞 / 消委會指最貴面霜保濕力較差

消委會指最貴面霜保濕力較差

【本網訊】消委會測試市面17款保濕面霜,發現其中14款具有良好保濕功能,而測試樣本中價格最高與最低的產品,兩者皆被評為保濕效能較遜,但兩者價錢相差近20倍。

記者/趙一褘 編輯/林浩賢 丘萃瑩


消委會聯同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安排約530位試用者就香港市面17款保濕面霜,接受為期4星期的測試。測試以5分為滿分,其中有14款面霜保濕程度評分達3.5分,屬良好水平。

貴價不代表功效好

報告又顯示,LA MER銷售的「The Moisturizing Gel Cream」價格高達2,700元,保濕效果卻與售價僅108元的NIVEA「24小時補濕晶華」相若,但價錢相差近20倍,兩者均錄得2.5分,保濕效能相對遜色。相反售價第二低、僅售130元的OLAY「長效保濕凝露」及Neutrogena露得清「水活保濕凝露」,均獲3.5分,反映價錢較低的產品或會有更好的保濕效能。表現最差的保濕面霜是LANEIGE「水凝肌舒緩啫喱」,只有1.5分,但其試用者評價卻較高。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消費者體驗評價與產品質量不符乃正常現象,因消費者體質有異,每個人追求的效果亦不同。產品的包裝、香味、和觸感等都會影響使用體驗。她續稱,價格最貴的產品不代表質量最好,消費者購買前應考慮產品的性價比。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可留意產品成分列表中甘油排列的位置,若排在第二、三位,代表甘油成分比例較高,保濕效果較佳。

產品或含刺激成分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細閱產品成分會否含有引致皮膚敏感和刺激反應的成分,包括導致皮膚敏感的香料、酒精、及致敏或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今次測試發現,其中有8款產品的標示成分中有1至8種可能致敏香料成分,其中含7至8種的樣本達到3款,更有2款樣本標簽資料含有可釋出甲醛成分,有機會令皮膚出現過敏反應。

相關新聞

【私營醫療】消委會揭價格透明度含糊 促改善監管框架及處理爭議機制

【本網訊】消費者委員會於今(6日)發表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研究報告,指私營醫療機構缺乏詳盡的書面服務費用預算。消委會促改善現行價目資料的監管框架及處理爭議機制,以推動醫療收費透明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