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6 日
首頁 / 港聞 / 區議員指電子道路收費無助交通擠塞

區議員指電子道路收費無助交通擠塞

【本網訊】政府擬推行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按照「用者自付」原則,向道路使用者收取費用,冀減少駕駛者出行模式,令車流量減少一半以上,以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有區議員今早出席電台節目表示,電子道路收費只會引起短期反應,長遠無阻改善道路擠塞問題。

記者/譚雅穎 編輯/錢慧琦 李馨萍


電子道路收費不能解決道路擠塞主因

中西區區議會副主席陳學鋒表示,電子道路收費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他指出,中環一直較難泊車,而中環的泊車位亦比較昂貴。因此,他認為選擇在中環泊車的人「一定計過數」,是真的有需要才會在中環泊車。即使增加了收費也難以影響這些人,價錢並不是他們考慮的主因。電子道路收費對「有錢人」沒有阻嚇性,反而加重基層人士日常交通開支負擔,讓真正有需要使用道路的人無法使用。他指中環道路擠塞源於違例泊車問題,但電子道路收費只針對經過中環的車輛,並沒有回應問題。他建議政府針對中環違例泊車問題加強執法,例如以累加機制加重罰款,更有效解決道路擠塞問題。

收費計劃或導致其他擠塞問題

陳學鋒亦指電子道路收費會加重其他道路的負擔,以中環灣仔繞道為例,他表示雖然中環及灣仔的道路擠塞情況得以改善,但上環道路擠塞情況卻將因此惡化。他認為司機或會為避免收費而選擇其他道路,因而增加其他道路的負擔,只是「將一個問題搬去其他地方」。有些乘坐的士的市民或會因此轉乘港鐵,加劇中環站的負擔。

相關新聞

【電車加價】電車工會支持加價、冀減少員工流失 有議員憂會形成惡性循環

【本網訊】電車公司早前向運輸署提交加價申請,成人票價加3毫至3.3元;小童票價加1毫至1.6元;長者票價加2毫至1.5元,月票價格維持不變。香港電車職工會表示支持加價,希望可以減少職員流失,有立法會議員則擔心加價或會令電車流失固定客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