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日前有媒體發現,港鐵涉嫌未有如實向路政署呈報工業意外數字,而沒有呈報的意外有116宗。今早有政黨到廉政公署報案,指港鐵涉嫌隱暪工傷數字,令承建商可以獲派「安全獎金」,要求廉政公署調查是否有人造假、收受回佣。
記者/曾嘉茵 編輯/蘇綺靜 巫詠妍
早前有媒體向港鐵查詢沙中綫工程自2012年的工業傷亡意外數字時,港鐵回覆有3宗致命個案,而受傷數字則未有披露。勞工處表示,承建商呈報約451宗傷亡個案。而路政署回應指港鐵呈報一共335宗個案,兩者數字相差26%。 116宗意外沒有向路政署呈報 工黨副主席麥德正指出,港鐵扭曲《工廠及工業經營規例》(第59章A)定義,規例原文清楚列明「意外發生後隨即喪失工作能力超逾3天,而在意外發生時他是有該項工作能力的」便需呈報為工業意外,他指港鐵卻在原文規例中加入新定義,即「意外發生後隨即喪失工作能力超逾3天,但有關統計不包括非即時連續超過3天的個案」,批評這並非法例標準,亦導致沒有向路政署呈報的意外有116宗。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理事長陳八根表示,承建商有意隱瞞工傷數目的情況普遍。僱主可能會給予工友金錢利益,強逼工友於未康復情況下回公司「打卡」上班,令工傷事故不成立,導致工傷數目在控制範圍內。而當工友因工傷未能正常工作,但由於沒有其工傷紀錄,他們則會被解僱。同時,他們因沒有證據而無法追討賠償,導致生活受影響,形成剝削工友權利的不良風氣。 工黨質疑港鐵涉利益輸送 麥德正質疑港鐵故意隱瞞工傷數目,達到承建商低工傷標準,從而幫助承建商獲派發「安全獎金」後非法收受回佣。他不排除港鐵與沙中綫承建商有利益勾結關系。工黨又批評政府沒有清楚核對港鐵上報於勞工處及路政署的工傷數目,令工程出現漏洞。他們認為政府、港鐵和承辦商都應以香港市民利益為依歸,強烈譴責當中存在任何利益關係。 香港職工會聯盟主席吳敏兒指發放獎金的原意是改善工業安全,但此類事件發生,卻剝削了工友受傷後應有權益。她認為,應該要重新審視和制定條例,避免其他承建商靠隱瞞工傷數目獲取「安全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