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工聯會昨公布今年第一季「兩餸一湯」物價指數,相比去年同期,18區的「指數均錄得雙位數字百分率的升幅。工聯會認為,結果顯示政府布的消費物價指數,不能反映基層市民的通脹壓力。
記者/黎少凡 編輯/任韞琪
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自2011年1月起定期推出「兩餸一湯」指數。委員會以每區攤檔數最多的街市作參考,每月同一日在同一攤檔按3至4人家庭份量,選購7項貼近市民生活的日常食材為指標。食材包括1斤菜心炒6兩牛肉、2兩梅菜蒸12兩鯇魚、以及材料各佔半斤的蕃茄薯仔瘦肉湯。
食材價格破百元
調查發現,食材價格由2013年3月的105.01元,升至今年3月的112.63元,按年升幅為百分之七點二七。而各項食材中,以菜心的價格升幅最高,由去年3月的每斤9.84元,升至今年3月的每斤12.96元,上升近百分之三十二。 一直被視為全港最便宜的荃灣楊屋道街市,其「兩餸一湯」價格也終突破100元,代表著全港食材價格正不斷上升。若一個家庭每日會按「兩餸一湯」的方式煮食,一個月便需要花費超過3000元才足以應付開支。 關顧基層 增扶貧措施
葵涌邨居民葉女士表示,該區街市食品價格高企,她每星期都會去價格較平的荃灣楊屋道街市買菜,但亦要近70元一餐,來回車程更長達1小時。價格高昂令她經常為選購食材絞盡腦汁,她批評今年政府對基層的關顧不足。 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麥美娟指出,基層市民不可能用近四成的收入來維持每日有一餐「兩餸一湯」,最後結果便是要節食縮食。工聯會建議政府,短期內應協助社福機構推行「十蚊飯」等飲食服務,及發展小區經濟以提供更多選擇,避免市民「捱貴餸」。長遠而言,則要加大扶貧措施的力度,幫助脫貧。 [audio: http://jmc.hksyu.edu/shuo/?attachment_id=26761 |titles= 「兩餸一湯指數」續升影響基層生活 (聲音報道:黎少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