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23財政預算案》提及,本年度醫療衞生佔政府經常性開支的19%,約1,044億元。 立法會議員李慧琼、陳凱欣、鄭泳舜等人今早(2日)於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九龍中、西醫院仍面對服務嚴重不足問題,促請政府規劃新醫院,並保留原有的伊利沙伯醫院作醫療用途。 記者/何晞彤 編輯/鄧穎欣 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黃大仙區居住人口超過40萬,而現時區內有只有3間醫院,分別為聖母醫院、佛教醫院及黃大仙醫院,均沒有急症全科,認為令黃大仙區居民得不到保障,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她又指,十多年前曾要求政府為聖母醫院增設急症室,並提升其為區域醫院,但對於政府一直未回應訴求感到十分失望。她建議政府應「亡羊補牢」,盡快規劃興建一間設有急症服務的醫院,滿足整個九龍中、西的醫療需求。 立法會議員鄭泳舜提到,2025年啟德醫院落成後,伊利沙伯醫院的全科等服務將遷至啟德醫院,會令九龍西居民失去具急症服務的全科醫院。他續指,即使廣華醫院重建後床位從500張增至1600張,亦不及伊院原接近2000張病床,若廣華醫院急症爆滿,油尖旺市民不會跨區前往啟德醫院,反而加重廣華和明愛醫院的醫療壓力,因此建議在京士柏保留具急症室的全科醫院。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凱欣指,醫療服務並不是「數字遊戲」及「劃區遊戲」, 不能單靠聯網間的服務調配來解決,政府應盡快在區內興建新醫院,直指政府將伊院的服務遷入啟德醫院,不能解決「十個煲只得六個蓋」的問題。
詳細內容 »伊院增急症服務應流感高峰期
【本網訊】九龍中醫院聯網公佈2016/2017年度工作計劃,伊利沙伯醫院為應付冬季流感高峰期,將增加10節急症室診症節數,處理第四類(半緊急)及第五類(非緊急)分流個案。另外,伊院亦將新增24張骨科急症病床,預計12月投入服務。
詳細內容 »醫管局擬增病床抵冬季需求
【本網訊】今年公立醫院服務需求嚴峻,整體使用量較過去兩年高。為應付冬季流感高峰期,醫管局計劃加開病床及調撥人手應急。
詳細內容 »伊院52人確診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
【本網訊】伊利沙伯醫院近日爆發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九龍中醫院聯網總監熊志添表示,伊院已為逾1,800名住院病人進行篩查,當中52人確診為帶菌者,佔總數2.8%。他認為帶菌者人數屬預期之內,但現階段未能證實病菌源頭,希望下月中完成數據分析,有助控制病菌蔓延。
詳細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