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1 日
首頁 / 港聞 / 台飲含糖超世衛標準 1杯抹茶拿鐵即吞14粒方糖

台飲含糖超世衛標準 1杯抹茶拿鐵即吞14粒方糖

【本網訊】台式飲品近年在香港盛行。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市面過百款茶類飲品糖含量,發現5款樣本每杯糖含量多於50克,超出世衛建議的每日糖攝取上限,其中1款抹茶拿鐵飲品更超標逾四成,喝一杯等於吃下14粒方糖。

記者/王潁茵 編輯/林倩詩 樊曉璁


百香果紅茶平均糖含量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位需從膳食中攝取2,000千卡能量的成年人,每日應攝取少於50克游離糖,以減少患高血壓、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風險。惟去年5月至7月,食安中心與消委會合作,從坊間購入8種,共127款非預先包裝調製茶類飲品,發現當中5個樣本超出世衛標準,分別為抹茶拿鐵、茉莉綠茶、蜂蜜綠茶、芒果綠茶和百香果紅茶。每款重量為600克至670克,含糖量則為每杯50至72克。整杯含糖量最高為一款抹茶拿鐵飲品,一杯含72克糖分,相等於14粒方糖,超標逾四成。若以平均糖含量計算,不論是既定甜度的調製配方,還是走甜配方,百香果紅茶屬最高,每100克含7.1克糖。最低則是芝士奶蓋或奶蓋綠茶,每100克含3.5克糖。

測試結果又顯示,珍珠奶茶內的珍珠,是糖分及能量的主要來源。10款不加糖的珍珠奶茶樣本中,發現每款珍珠的糖含量由1.1克至11克不等,有9倍之差,含糖量最高的樣本相當於每日游離糖攝取上限的逾2成。

清茶減糖作用不大

消委會指出,4種以清茶為基底的飲品,百香果紅茶、茉莉、蜂蜜和芒果綠茶,比4種加入奶類成分或奶精的茶類飲品,包括抹茶拿鐵、芋香和珍珠奶茶和芝士奶蓋的糖含量較高。而且,清茶飲品必需成分有蜜糖、糖漿或濃縮果汁,加上要用添加糖調節,故即使要求走糖,糖含量的減幅亦有限制。以百香果紅茶為例,不加糖樣本每100克只比正常糖分樣本,平均減少少於2成糖,每杯的糖含量仍達每日游離糖攝取量上限的6成。

珍珠奶茶平均熱量最高

測試結果又顯示,8類茶類飲品樣本中,珍珠奶茶的平均熱量最高,每100克含78千卡,其次為芋香奶茶、芝士奶蓋、奶蓋綠茶和抹茶拿鐵,分別有74千卡、57千卡及56千卡。消委會指由於上述4款飲品會加入奶蓋粉及奶精等成份,導致其脂肪含量較高,能量值亦較其他飲品高。

「走甜」難規管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走甜」無法量化,故《商品說明條例》難以規管。她呼籲商戶應留意宣傳手法,若標榜「無糖」的預先包裝飲品驗出超過0.5克糖,或屬誤導消費者,有機會觸犯法例。

消委會建議,市民購買時盡量選擇「不加糖」或「少糖」飲品,並要留意飲品的份量、當中的配料會否增加飲品的糖含量及熱量等。同時,業界應讓消費者選擇糖的分量及選用較低糖的配料,例如不含糖分的綠茶粉、脫脂牛奶代替奶精。

相關新聞

【私營醫療】消委會揭價格透明度含糊 促改善監管框架及處理爭議機制

【本網訊】消費者委員會於今(6日)發表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研究報告,指私營醫療機構缺乏詳盡的書面服務費用預算。消委會促改善現行價目資料的監管框架及處理爭議機制,以推動醫療收費透明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