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表示目前已經覓得足夠土地,供應未來十年的需求,亦會針對「劏房」問題成立工作小組,目標十個月內訂定最低標準「劏房」定義,同時放寬樓市印花稅,帶動市場氣氛。
記者/ 顏美洳 范灝民 編輯/ 何畯新 王詩雅
李家超表示,房屋署將於月底公布《長遠房屋策略》當中計算了未來十年的公、私營房屋需求合共44萬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約30萬8千個,而現時已覓的土地能夠興建41萬個公共房屋單位,意味未來十年政府可以應付超過10萬個需求。他又補充,2027至2028年度前,將近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將會落成,紓緩未來五年房屋短缺問題。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總幹事黃佳鑫認為簡約公屋有居住年限未必理想。他表示,若簡約公屋住户五年後仍未成功輪候公屋,意味有機會返回劏房居住,當中涉及搬遷費和添置的家具的費用,對劏房户來說成本很高,政府應設計長遠而又能保障街坊輪候到公屋為止的安置做法,否則要中途搬走,對街坊來說是「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簍穀」。 李家超亦公布將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小組,限十個月內研究「劏房」問題,並對「劏房」的居住環境制定最低標準。黃佳鑫對措施表示失望,形容與之前說的「告別劏房」有落差。他指近年政府有說要告別劏房,現在卻變成要告別劣質劏房,讓人感覺「收了火」,質疑政府是否未能處理規管劏房後的安置問題。 他又稱,工作小組目標要訂定最低標準「劏房」,而事實上坊間團體早已向政府提出過聯合國訂定的適足住屋權房屋標準,當中涵蓋空間的大小、選址、配套等讓政府參考。 另外,由即日起俗稱「辣招」的新住宅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均會由百分之15減半到百分之7.5。外來人才來香港置業亦由「先徵後退」,改為「先免後徵」,即購入時暫免稅項,除非相關人士未能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向其徵收稅項。 而針對短炒行為的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將下調至兩年,即業主若持有物業兩年後出售,無須繳付樓價百分之10的額外印花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