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環境局將於本月14日向立法會提交「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草案,大部分的廢物收費以及環保政策最快於2020年底逐步實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現擬定徵費定價為每公升0.11元,與南韓及台北的收費相若,已相當克制。他又指條例生效後,當局將會減少街上垃圾桶的數目。
記者/曾憲章 編輯/梁中勝 譚淑琪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實施後,市民棄置垃圾時,必須使用政府指定專用的垃圾袋。黃錦星形容垃圾徵費是「減廢火車頭」,以推動其他的減廢減碳措施,如中央收集廢膠樽計劃,廚餘處理等問題。他指徵費定價介乎南韓與台北之間,已相當克制。他又以膠袋徵費為例,指市民緊張付出的金錢,正正是政策的核心目的。黃錦星又指會在確定政策詳情後,與物業管理業界建立良好作業守則,推動居民減廢、乾淨回收,以協助市民遵守法規。
減少垃圾桶 增加回收桶
有指垃圾徵費會影響街邊的垃圾情況,黃錦星表示,現時香港的垃圾桶數目比台灣和南韓等地多。為避免市民將廢物棄置街上,令大量家居廢物囤積街邊,因此條例生效後,街上垃圾桶的數量會減少,設計亦會轉變。垃圾桶的設計則會經由顧問和委員會討論和决定,詳情會在日後公布。屆時,街上的回收桶數量亦會增加,以配合徵費。
推行公民教育減廢
環境局曾在2013年推出《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訂下2022年每人每日棄置量為0.8公斤或以下的減廢目標,然而在2016年都市固體廢物月人均每日棄置量不跌反升至1.41公斤。黃錦星表示,政府目前的社區參與都有不錯的成效,而香港目前的措施有一個清楚和樂觀的大方向,相信會逐步減少固體廢物的棄置量。黃錦星指目前會推行公民教育為主,以達致源頭減廢,政府進行的社區支援和外展協助,會改變市民的在處理廢物的習慣。
|
黃錦星指廢物收費將以家居廢物為先,再逐步擴大範圍。(曾憲章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