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置業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但本港樓價持續攀升,年輕人在結婚前置業並不容易。有政黨分析居屋二手市場的成交紀錄,發現大部分青年夫婦即使生活零支出,亦要儲蓄7個月,才有足夠首期買入最便宜的單位。
記者/黃翠嘉 崔嘉兒 編輯/梁駿熙
工聯會早前分析本港最近36個居屋二手市場的成交紀錄,並以青年夫婦每人月入16,000元作假設,發現即使他們將全部收入撥作儲蓄,亦需至少7個月,才有足夠首期購入最便宜的天水圍天祐苑細單位,而最長儲蓄時間的屋苑,亦需21個月才可儲滿首期。分析又認為,數字反映居屋的價格較私人樓價便宜,更符合僱員的負擔能力,惟每年新居屋的供應不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銀行拒提供按揭優惠 房委會早前推出擴展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的臨時計劃(「白居二」),根據申請須知,買家可獲指定財務機構九成按揭貸款優惠,但只有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算30年的居屋單位才能受惠。 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現時有很多屋苑樓齡逾20年,故有銀行為保障自身利益,拒絕為購買樓齡接近或超過30年的二手居屋買家提供按揭優惠,令買家需購買私人按揭保險,或提高按揭成數,加重他們置業的困難。有銀行更表明,不做居屋二手市場按揭。他們建議政府為首次購買二手居屋的買家,提供新的「按揭貸款保證」,協助他們置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