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24 日
首頁 / 昔日新聞 / 隧道分流三方案「紅加東減」

隧道分流三方案「紅加東減」

【本網訊】政府昨日公布3個改善過海隧道交通流量方案,以「紅加東減」為大原則,預計可縮減紅隧車龍三至四成,最快明年下半年展開為期一年試驗期,但部分的士業界和議員認為方案成效不大。

記者/陳潔 編輯/蔡詠欣 胡詠君


第一個方案是將東隧私家車收費下調5元至20元,而紅隧私家車收費上調5元至25元,其他車輛收費根據資源管理為本的原則相應上調,即佔用路面情況及對路面造成耗損較大的大型車輛,收費增幅會較高。重型貨車的收費調升一倍,雙層巴士加幅則最高,由現時15元加至47元。

方案一可令所有車輛使用東隧均較紅隧便宜,並為紅隧增加逾4億元收入,扣除向東隧補貼近2億7千萬元,政府仍可賺取1億6千萬元,是三個方案中唯一賺錢的方案。

第二個方案對調整東隧和紅隧的私家車收費與方案一相同,私家車紅隧加5元,東隧減5元,但兩隧其他車輛的收費結構不變,即按兩隧各自原本的收費結構相應調整。不過,重型貨車使用紅隧只加8元,加幅相對較低,仍然較使用東隧便宜。這個方案要政府向東隧補貼1億6千萬元,加上紅隧額外多收1億5千萬元,政府仍要補貼1千1百萬元。

第三個方案是東隧私家車收費下調5元,紅隧私家車收費則上調10元,貨車加幅與方案二相同,使用紅隧仍較東隧便宜,公共交通車輛的收費則不變。

望縮短紅隧車龍四成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方案一最有效紓緩紅隧擠塞問題,預計紅隧車龍會縮減40%,每日減少4,100架次。方案二對車龍的縮減幅度較小,還會影響非過海交通。而方案三即可不影響公共交通車輛的收費,又可減輕對貨車業界的影響。

張炳良認為,3個方案都可以有效紓緩現時紅隧嚴重擠塞的問題,從中節省行車時間、減低空氣污染等成果,可帶來超過5億元整體經濟效益,無論最終通過哪一個方案,政府都會支持。

議員促政府回購西隧

全港司機大聯盟主席葉偉志指,方案或可吸引私家車司機轉用東隧,但對於貨車司機的吸引力不大,因為重型貨車燃料消耗量大,東隧減價幅度不能彌補司機的額外燃油開支,反而紅隧加幅過高會影響司機生計。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成員陳恒鑌指出,現時紅隧交通擠塞的問題源於三隧分流不平均,政府所提出的方案只集中在東隧和紅隧方面,不夠全面。他建議政府考慮回購西隧,再全面調整三隧的收費制度。

方案已經提交立法會作修例建議,並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期,直至5月7日。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02/115134.mp3 |titles= 隧道分流三方案 「紅加東減」 (聲音報道:陳潔)]

返回頁頂

相關新聞

【巴士加價】據悉九巴城巴分別申請加價6.5%及9.5% 陳恒鑌:過高加幅令市民百上加斤

【本網訊】九巴及城巴擬申請加價6.5%及9.5%,運輸署表示正按程序進行審批,會適時諮詢立法會,再提交行政會議考慮。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目前加幅太大不合理。 記者/王瑞雪 編輯/蔡文英 洪煜旻 九巴指,因應營運成本上漲的挑戰、燃油價格長期不穩等因素影響,向政府申請票價調整時幅度已非常謹慎,並已平衡財務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以及市民的接受程度,希望政府可儘快處理,改善經營狀況。同時期望政府能夠考慮運用「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減少乘客承擔。 城巴則指,於今年一月時已申請加價,以應對燃油及供應鏈等多項成本上漲的壓力。並且為保人手充足,公司已連續三年加薪,而票價已維持逾一年未有調整,認為有必要考量物價及營運成本,每年調整票價。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每次申請加價要經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交通諮詢委員會及行政會議商量,過程擾民。政府應設立機制,容許兩巴公司、港鐵按通脹每年加價一次,加幅以工資中位數升幅封頂,確保市民能夠承擔。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則指,委員會將於下星期五討論有關事項,他希望政府在顧及巴士公司財政狀況的同時,市民的承擔能力亦應考慮。尤其是近年市道不景,市民收入減少,過高的加幅會令市民百上加斤。他續指,兩巴公司已連續兩年申請加價,希望最終加幅能控制在較低水平。 九巴及城巴去年6月申請加價,九巴申請加價9.5%,最終獲批加價3.9%;而新巴城巴申請全部日常路線劃一加2元,最終獲批加價4.9%。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