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按犘器弄傷市民時有發生,有中醫提醒市民,按摩器始終不及人手按摩,按錯穴位的話有機會傷害體內器官。有皮膚科醫生亦提醒市民,不要與他人共用按摩產品,以免成為病菌溫床。
記者/林嘉文 編輯/容逸富
昨日有報道指,市民於大型按犘產品門市試用時,被足部按摩機夾傷,需送院治療。記者親臨數間出售連鎖按摩產品門市分店,查詢同類型產品安全問題,惟店員對相關意外毫不知情,並表示產品已通過檢定測試。
共用按摩器成細菌溫床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指,未曾接觸因使用按摩產品而求診的個案,但在醫學角度出發,任何患有濕疹、暗瘡或皮膚受損人士都不建議使用,因產品有機會按壓患處,令傷口惡化。他又指,與他人共用按摩產品有可能將細菌傳播,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和「香港腳」的真菌等,須多加留意。 機按始終不及人手 香港中醫師學會會長關之義表示,明白市民因方便而使用按摩器以舒緩身體疲倦,惟此類型產品已有標準化的力度及程式,認為「硬綁綁」的機械始終與人手按摩有一定差別,或未能達到治療或保健效果。 另外他認為,人體有一些位置不宜過度用力,否則隨時弄傷筋腱,更可能傷害體內器官。他舉例指,一些常見的腳底按摩產品只有「蠻力」,若過分用力按壓足掌的「湧泉穴」,或有機會影響腎臟功能。 消委會未收到有關投訴 消費者委員會回應指,暫時未收過有關按摩儀器的投訴或求助,又指除非市民能提供個案作跟進,否則單憑商戶廣告內容不能作出判斷,若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個案,將會作出跟進。被問及會否在「選擇」月刊中,比較現時各類型的按摩器,消委會指有機會但暫無計劃。 有出售按摩產品的公司回應查詢指,旗下按摩器於出貨前已通過既定的安全測試,並須符合香港機電工程署及國際安全認證機關的標準,才能通過海關進出口及推出市面,相信意外屬個別事件,不影響產品安全。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11/125052.mp3 |titles= 按摩效能成疑 隨時「按傷」 (聲音報道:林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