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 10 日
首頁 / 港聞 / 醫管局資助付二千元檢查大腸

醫管局資助付二千元檢查大腸

【本網訊】醫院管理局下月將推出「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資助病人到私家醫生接受大腸鏡檢查,縮短病人輪候時間,病人只需支付1,000至2,000元的自付額檢查大腸,餘額由醫管局支付。

記者/許越 編輯/施樂宜 梁駿熙 簡以心


病人最多自付二千元
公營醫療系統人手不足,醫管局每年進行約50,000宗大腸鏡檢查,平均個案輪候時間達60週,醫管局就此推出「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縮短輪候時間。病人可從參與計劃的私家專科醫生名單內,自由選擇醫生接受臨床評估、大腸鏡檢查及解釋檢查報告等服務。

凡病情穩定、能在家進行大腸鏡檢查前的準備、適合在日間醫療設施接受檢查的病人均可參加計劃。毋須切除瘜肉的個案可獲6,800元的一次過定額資助,需要切除瘜肉的個案則額外多獲700元資助,一共7,500元,病人只需支付1,000至2,000元自付額,視乎個別私家醫生會否收取額外收費。至於領取綜援或持有效全部醫療費用減免證明書的人士,醫管局會為其支付1,000元自付額。

張偉麟望計劃可縮短輪候時間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醫管局已透過加開內窺鏡手術節數,及向自願加班的醫護人員提供特別酬金,應付大腸檢查的服務需求。他期望計劃能善用私營醫療的服務容量,讓病人可及早接受檢查和獲得治療。

他又表示,合資格病人在收到邀請信後,即可預約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最快於一周內接受檢查,整個過程只需數周。醫管局會按病人登記輪候時間及臨床情況,決定優先次序,再分批發出邀請信。

因應評估增加名額
目前有75名私家專科醫生參加計劃,共提供129處大腸鏡檢查地點。當局指公院輪候名單中有8,000名合符資格的患者,預計在此階段約有1,800名病人參與計劃,醫管局會因應評估考慮會否增加病人名額。

相關新聞

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最長逾200周 醫管局歸因於人手及疫情影響

【本網訊】醫管局公布去年醫院聯網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其中九龍西聯網的眼科輪候時間需205周,即近4年,為聯網專科中最長。其次為港島西聯網的內科,需135周,即逾2年半。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醫生將輪候時間長歸因於人手不足和疫情影響,期望能夠透過「截上游、中間分流、放下游」的方法,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和減輕壓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