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葵青區區議會就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進行討論並向政府提交意見。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承認,當前房屋問題嚴峻,但不是一下子就可解決。
記者/梁皓怡 編輯/李洛儀
建屋目標可調整
諮詢文件中指出,政府將於未來10年,增加47萬個住宅單位。區議員黃炳權認為,增加數量未能解決房屋短缺問題,只能勉強應付公屋輪候册申請。邱誠武回應指,文件提及的47萬個建屋目標並非一成不變,可根據社會實際環境,如公屋重建速度、人口結構等因素作調整。他承認,現時政府仍未有足夠土地興建47萬個單位,所以最終能否達到目標,仍是未知之數。 未考慮公屋重建
有區議員提出,政府在覓地興建房屋前,應先考慮公屋重建。舊式公屋樓層和單位供應量少,未能善用地積比例。此外,舊式公屋落成多年,重建將增加房屋供應量及改善居民生活。邱誠武表示,方案必須考慮居民安置問題,需配合土地和住屋方可實行。 葵青區居民代表劉美路贊同長策會早前提議的「插針式公屋」,增加公屋單位供應量。不過她建議政府選址應先考慮屋邨外圍,再考慮在屋邨內增建房屋,同時亦要確保區內有足夠公共設施應付居民所需。 「富戶政策」有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