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25 日
首頁 / 港聞 / 遺體捐贈者若溝通獲更高人生意義

遺體捐贈者若溝通獲更高人生意義

【本網訊】有大學去年展開「無言老師」遺體捐贈文化研究,研究結果反映,80%捐贈登記者和家人溝通後才作出其決定,而32.9%是在登記後才通知家人,前者擁有更高人生意義。

記者/范曉文 編輯/梁芷媛 曾蔚婷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去年12月至今年10月期間,向11名遺體捐贈登記者和10名喪親家屬進行深入訪問,並在今年8月至9月,向1,070名已登記的捐贈者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研究發現,與家人溝通後才作決定遺體捐贈的受訪者,明顯感到更高的人生意義和生活質素,及較低的死亡焦慮。

結果亦顯示,所有喪親家庭對捐贈遺體計劃持正面評價,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陳智豪博士表示,最值得關注的是由於遺體需留在醫學院一至年兩進行教學,因此喪親家屬在等侯領取遺體期間,哀傷時間可能會延長,感覺事情還未完成。陳智豪建議安排學生探訪相關家庭,從而關注捐贈者家屬的感受。

「無言老師」離世後仍奉獻教育
中大醫學院於2011年展開「無言老師」遺贈計劃,鼓勵市民在離世後將遺體奉獻教育,及給予醫科生學習人體結構及解剖用途。透過計劃宣傳後,捐贈遺體數目由2011年7名,增至2015年106名,而捐贈登記則由2011年25名,增至2015年2,002名。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陳教安教授指出,每年40具遺體已足夠作教學用途。他又指由於遺體增加,醫學院儲存空間原由40個增至110個,希望可接收每一具遺體捐贈。

相關新聞

【中大】受颱風影響取消畢業典禮 中大宣布周日補辦

【本網訊】受颱風桃芝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取消原定今日(14日)在百萬大道舉辦的畢業典禮,引起中大學生不滿,校方在傍晚宣布畢業典延期至周日(17 日)舉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