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1 日
首頁 / 聲音報道 / 賭上癮青年近六成欠債

賭上癮青年近六成欠債

【本網訊】明愛展晴中心一項調查發現,在一眾問題賭徒之中,青年人較快及較容易賭博成癮,更有可能於短短3至5年內發展成為問題和病態賭徒,調查更發現,近六成有賭博習慣的青年,欠債20萬或以下,情況令人擔憂。

記者/陳浩然 編輯/黃焯熙


過去9年,曾接受明愛展晴中心賭博輔導的人有近4,000名,數字乃亞洲之首,反映本港病態賭博問題嚴重。日前,中心以9年來儲存的資料進行了一項名為《問題賭博,大小通吃!》的調查,研究問題賭博對青年、壯年和中年及長者的影響。

好勝心強易上癮

調查發現,青少年最容易成為病態賭徒,令人關注。明愛展晴中心督導主任兼註冊社工鄧耀祖指出,由於青少年好勝心較強,總認為能在賭桌上將輸掉的金錢贏回來,而且他們心智處發展尚未完全成熟,他們易受非理性思想影響,作出錯誤行為。再者,本港青少年的消費指數非常高,一般零用未能滿足他們追隨電子產品等潮流的慾望,故不少人選擇賭博,渴望博取橫財,惜最終不但事與願違,更發展成病態賭徒。根據是次調查結果顯示,3個組別之中,欠債20萬或以下的以青年組之百分比最高,將近6成之多,鄧稱,青年工作年資最淺,欠債情況反卻最為嚴重,情況令人憂慮。

鑑於青少年賭博問題嚴重,中心呼籲政府提高法定賭博年齡至21歲,防止青少年過早參與賭博,鄧耀祖又表示,不少亞洲地區,如澳門等已將法定賭博年齡提高,認為本港現有法例較他地落後,應積極傚法其他地區。

籲增撥教育資源

明愛展晴中心亦建議於大學、中學、小學的通識及德育科中,加入問題賭博的內容,以助預防學生沉迷賭博。鄧耀祖認為,賭癮有如毒癮,既然教科書已加入有關反對濫毒之訊息,不明何故政府仍未有將反對賭博之訊息同樣加入其中。

另外,中心呼籲政府每年從博彩稅中,撥2%到民政事務局所設的 「平和基金」,以支持預防問題賭博的教育、研究、治療和訓練工作,使之能持續進行。中心又表示,政府每年從香港賽馬會所得的博彩稅收達1500萬元,惟政府卻「一毛不拔」,不曾將任何稅收撥入「平和基金」,反觀其他地區,如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星加坡及澳門等之政府均有成立博彩稅基金,負起戒賭工作之重責,香港政府做法可謂相形見拙。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2/10/16.mp3|titles=賭上癮青年近六成欠債(聲音報道:陳浩然)]

前往每日新聞

相關新聞

深水埗劏房戶阿珍輪候公屋已超過三年,即使每年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仍未能成功上樓。 (黃婉媚攝)

劏房呎租勝私樓 團體促港府加建公屋

【本網訊】明愛一項有關劏房的調查發現,超過五成受訪者的居住空間少於六十呎。報告又指深水埗板間房及套房平均租金較同區私樓豪宅昂貴,促請政府加快興建公屋解決問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