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通過3項撥款,包括於發展局的規劃地政科開設1名政務官、於規劃署開設1名總城市規劃師及重行調配規劃署內部1名總城市規劃師。會議期間,有議員質疑增設職位未能發展棕地及提升活化工廈計劃的效率。
記者/歐俊芝 編輯/麥詩慜 譚淑琪
有議員質疑賠償及安置問題導致回收棕地進度緩慢,即使增設職位亦不能加快進度。發展局副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佩玲表示,目前已有相關的賠償機制,但由於棕地上仍有作業者,包括停車場及倉庫等。故希望透過新增人手可研究重置方案,如把相關人士移至洪水橋或元朗區繼續運作。
發展棕地未能滿足需要 土地正義聯盟朱凱廸指現時104幅棕地中,一半是用於興建私人樓宇,質疑發展棕地未能滿足市民需要。而且政府對單位的大小、價錢及實用面積均沒有設立標準,難以解決住屋問題。發展局副秘書長何佩玲表示,會考慮設立標準,又相信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首置計劃有助舒緩解住屋問題。 活化工廈需考慮原有團體 對於活化工廈計劃,民主黨涂謹申質疑該計劃對現有文化團體有負面影響。副秘書長何佩玲表示,當局曾與相關團體討論,他們並不抗拒活化計劃。她又指活化工廈透過維修及重建,可以大大改善工廈的設備,特別是防火問題,令環境更安全、更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