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長遠房屋策略小組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討論早前公布的諮詢文件,長策會建議10年建屋量為47萬,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為六比四,有議員質疑此數目是低估需求,亦有議員批評政府「盲搶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供應數量合理,沒有低估需求。
記者/楊汶薏 編輯/于健民
政府低估需求
民協議員馮檢基指,前特首董建華時的人口少於現在,1998年的長策文件提出每年建屋量為85,000個,質疑現時提出平均每年建47,000個單位不足以應付需求。張炳良表示,不評論當年情況,但根據統計處數字,現時新增住戶數量不及1998年多,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常任袐書長柏志高補充,這次長策會文件對供應量的研究方法與當年不同,已考慮社會環境改變而估算合理的供應目標。 私樓量少或推高樓價 公民黨議員郭家麒表示,諮詢文件建議每年供應約18,800私營單位,較曾蔭權政府的20,000個少,形容數字「十分離譜」。他又認為,此供應量可能鼓勵樓市「炒風」,樓價只升不跌。張炳良表示,文件提出的數量只是一個指標,實際供應要視乎市場狀況,不會一成不變。他又指,在私營房屋供應方面,政府的目標是穩定樓市,不需過分擔心「炒風」問題。 他又認為,政府將公私營房屋供應量定為六四比,會影響私人樓宇供應,又強調目前首要目標是盡快推出公營房屋,解決急切的房屋問題。 劏房發牌將諮詢 會上亦討論劏房發牌制度問題,民建聯議員鍾樹根和工聯會議員王國興均反對劏房發牌制度。張炳良澄清,發牌制度意在對合法的劏房戶進行樓宇、防火安全、衛生標準等監管,社會對劏房發牌制度仍持不同立場,希望於諮詢期內聽取各方意見。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09/125048_0927_VO.mp3 |titles= 張炳良稱長策會47萬建屋量合理 (聲音報道:楊汶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