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房委會建議調升2019/2020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分別平均增加4.2%及3.1%,估計有約16萬私樓租戶符合新入息資格。有議員表示,放寬限額會令更多人申請公屋而導致輪候時間增加。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應耀康則回應,不會因公屋輪候時間變長而改變制度。
記者/李曉峰 編輯/柯映彤 張政怡
房委會由今年4月起,建議將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分別平均上調4.2%及3.1%。民建聯劉國勳表示,放寬限額後會有更多人符合公屋申請資格,並關注當局會否推出租金津貼或租金管制。應耀康則回應,租金津貼或租金管制均難以解決本港房屋問題。他表示,本港的房屋問題在於多年來的供求失衡所致,唯有增加房屋供應以解決問題。 改變制度令公屋輪候時間增加 在房屋輪候時間問題上,工聯會麥美娟質疑當局會有什麼實質措施幫助未能輪候到公屋的市民。應耀康表示,要解決房屋問題需要如興建更多房屋的長遠方案,惟現時在這方面尚未達標。他補充當局會繼續加快建屋和增加土地供應,同時提供過渡性房屋。另外,工聯會郭偉強直斥房署放寬公屋限額,必定會增加輪候公屋人數,令輪候時間加長。他提出數據指,符合新公屋入息資格的私樓租戶,會較去年增加5,800戶,輪候時間勢必增長,並預計他們十年內都不會買到樓,批評政府沒有考慮其他方法協助輪候公屋人士。 修改入息限額增加市民上樓機會 在入息限額方面,應耀康表示,現時所定金額已接近全港非業主住戶收入中位數,如果把劃線定得太苛刻,變相就會減少市民的上樓機會,因在劃線以下都有不少市民在輪候公屋。應耀康強調,房委會是根據客觀數據調整有關金額,不會因輪候時間而改變制度,同時承諾會為加快建屋速度而繼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