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有政黨發布「港人閱讀風氣調查」結果,指出多達四成港人沒有閱讀習慣,大部分市民亦對電子書認識不多。調查建議民政事務局鼓勵市民培養閱讀習慣,延長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時間,及加強推廣電子閱讀。
記者/余明燕 編輯/姚鈞淳 許英略
民建聯於本年3月15日至28日進行「港人閱讀風氣調查」,透過電話隨機抽樣訪問了741名18歲或以上人士。調查顯示,四成受訪者沒有閱讀習慣。在有閱讀習慣的群組中,只有約一成人每星期閱讀3小時或以上,一般閱讀紙質書為主,閱讀目的則以「增長知識、提升技能」為重。 另外,只有約四成半受訪者於過去一年曾使用公共圖書館、三成七人知道公共圖書館有提供電子書借閱服務,更有三成六人曾因圖書館關門而未能使用服務。總體上,約五成半人認為港人閱讀風氣「幾差」或「非常差」。調查結果反映港人閱讀風氣不盛行、閱讀首重實用以及電子書未成主流,亦有部分市民不滿公眾圖書館服務。 紙質書電子書雙管齊下 民建聯建議局方應鼓勵市民閱讀紙質書,如設立「漂書箱」推動漂書活動、增加公共圖書館館藏、鼓勵市民捐贈二手書、增撥資源予學校購置書本或推行閱讀相關活動等。 另外民建聯亦建議局方延長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時間,如延長服務時段至晚上11時、取消或縮短公共圖書館每星期休息日等。 康文署轄下公共圖書館近年一直推廣電子書,但調查發現大部份市民不知公共圖書館有電子書借閱服務,反映局方宣傳及推廣電子書力度不足。民建聯建議局方引入更多不同類型電子書予讀者下載或直接於網上閱讀,增加市民對電子書的認識,以及方便讀者隨時閱讀。此外,民建聯又鼓勵更多出版商推出電子書,推廣不同類型的閱讀模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宣布自2018至2019學年開始,為全港公營中、小學提供津貼推廣閱讀。適逢4月23日為「世界閱讀日」,民建聯希望藉此調查了解港人閱讀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