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有調查顯示,逾八成受訪中學生喜歡上體育課,但體育課的上課時間低於鄰近國家,超過一半受訪學生沒有參與運動類的課餘活動,相信與香港以成績主導的學習氣氛有關,令學生難以投入體育課或多做運動。
記者/李詩慧 編輯/顏碧珍 葉俊庭
近半學生無暇參課餘運動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創研庫」隨機調查了520名中一至中六的學生,發現逾八成受訪學生喜歡上體育課,有三成半的受訪學生認為體育課的最大得益是能強身健體,逾四分一人指上體育課能紓緩壓力。結果亦顯示逾半受訪學生沒有參與運動類的課餘活動、培訓或興趣班,當中近半數人指主因是缺乏時間,另有兩成半人表示不喜歡運動。 學生運動量低於世衛標準 研究結果指出,現時香港體育課的上課時間不足,平均只有90分鐘,低於鄰近國家如日本的130分鐘和南韓的120分鐘。有學生更表示,撇除更衣時間,實際的體育課時長不足一小時。而調查又發現,受訪學生每星期平均進行約2.2次,每次約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運動量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星期七天、每天累積60分鐘中至高強度體能活動的標準。 倡辦運動周增體育課時 「青年創研庫」成員葉梓聰表示,香港的學習氣氛以成績為主導,學校和家長均忽略運動,令學生難以投入體育課或多做運動。他建議學校舉辦運動周,以加強家長與教師的參與,亦可邀請著名的本地運動員到校分享經驗,增加學生對運動產業的認識。他又表示,結果反映體育課課時不足,未能深化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他建議教育局增加中學體育課時間至平均100至120分鐘,貼近其他地區水平,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接觸運動,並培養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