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面對內地H7N9禽流感人類感染案例日增,醫管局舉行記者會,講解應變計劃及香港現時面對的風險。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本港目前出現疫情的機會不高,市民無須過度擔心,但仍未能排除病毒變種的可能,市民不應調以輕心。
記者/吳侃駿 編輯/郭豪揚
研究發現,H7N9是「中韓混血」的新型混合病毒,由H7N3的淅江病毒中的H7、韓國H7N9的病毒N9及中國H9N中2的6節內部基因混合而成。截止4月11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佈全國共38例確診病例,其中10人死亡,感染個案主要出現於上海、江蘇地區。醫管局早前曾率領專家小組到上海與當地醫院交流防治禽流感的經驗。 基因易變 病徵與肺炎相近
隨團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病毒已廣泛存在於華東地區,但珠三角流域及本港地區暫時安全。他指出,至今為止病毒都是由禽鳥傳給人類,他解釋:「病毒基因中未有發現人類或哺乳類動物的基因,所以出現人傳人的機會很低。」但他同時指出病毒基因容易改變,一但改變,可能令病毒以飛沫方式傳播。袁國勇警告,大量侯鳥會於秋冬季節南下,屆時本港出現H7N9人類感染個案的機會將會增加,所以市民絕對不可掉以輕心,應隨時做好應對準備。 袁國勇指出,H7N9病人發病情況與非典型肺炎、H5N1禽流感相似,初時病徵與一般社區性肺炎雷同,會出現發燒、頭痛等徵狀,後來病情急轉直下,並開始氣促、出血等嚴重病徵。他提醒市民,內地感染H7N9的病人都曾到過街市,並曾接近禽類,所以觸摸禽鳥後應立即清潔雙手。 非不治之症 港足夠特敏福應對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療總監曾德賢表示,初步研究發現,用以對抗流感病毒的藥物特敏福及樂感清對H7N9禽流感病毒有一定作用。他補充,一旦發現有人感染H7N9病毒,應該在四十八小時內服藥以上兩種藥物,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而醫管局現時存有一千八百萬劑特敏福,足夠應付疫情。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04/0412_115006_VOICE.mp3 |titles=袁國勇:提防候鳥南下H7N9易變種 (聲音報道:吳侃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