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30 日
首頁 / 港聞 / 蔡堅指投票機制致放寬海外醫生方案全遭否決

蔡堅指投票機制致放寬海外醫生方案全遭否決

【本網訊】醫務委員會於上周三就4項放寬海外專科醫生考試後免實習的方案進行表決,惟全部方案最後均遭否決。身兼醫委會委員的醫學會前會長蔡堅今日出席港台節目時表示,投票機制的缺陷以及內部對方案的討論不足引致全部方案遭否決。

記者/張菀晴 編輯/許碧珊


委員批評投票機制缺憾及討論不足

蔡堅指投票機制的缺憾在於每個方案在首輪投票都需要過半數贊同才可以進入下一輪投票,導致最終所有方案均遭否決,他解釋指醫委會有一半的委員都不是由業界選出來,令到業界每次表決都處於劣勢,直指不如坊間所說的「醫醫相衛」。蔡堅又指除投票機制的缺憾外,醫委會對方案的討論亦不足,被否決的4個投票方案在投票日2、3天前才提出,導致被迫於僅有的4個方案中選出1個。他補充,基本上4個方案皆有缺陷,現存機制卻令方案只能作修定而不能撤回。蔡堅表示,他是跟隨業界的原則和自己的意向投票,但無論結果如何亦會尊重前線同事,即使自己支持的方案最後未被採用,亦不會上訢。4個方案依次為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衛生署或兩間大學醫學院服務,3年內考獲執業資格試,可免實習;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衛生署或兩間大學醫學院服務,考獲執業資格試後工作3年,可免實習;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服務,3年內考獲執業資格試,可免實習;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服務,考獲執業資格試後工作3年,可免實習。其中以第一個方案票數最為接近,以14票贊成,15票反對僅一票之差遭否決。

放寬海外醫生不足以解決醫療問題

蔡堅認為,免實習方案並不能改善醫療系統淪陷問題。他直言能力較高的海外專科醫生大多在外地已事業有成、安居樂業,香港並沒有優勢吸引他們來港行醫,即使是新晉的海外專科醫生亦不會希望在缺乏自由工作機制的地方工作。他補充,每年只有10多名甚或更少的海外專科醫生來港,如想透過引入他們來改善醫療質素實屬天方夜譚。而方案1和方案4的分別只在於是否有需要加上「已有三年本地工作經驗」的條件才有資格豁免實習。蔡堅認為,應要求海外專科醫生在本地簽約,確保人才不會在短期內流失繼而再處理好基層醫療,減少專科醫生的負擔,才能有效改善本港的醫療機制及質素。他建議私家醫生應納入政府系統之下,可以參考醫療券的做法,病人診症的費用由政府負責,就可以控制醫療水平及品質。

相關新聞

陳肇始指若有醫生走漏檢測個案交醫委會處理

【本網訊】政府刊憲訂立《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要求特定人士強制檢測。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接受電台節目時表示,註冊醫生可因應專業判斷,決定病人是否需要檢測,如有走漏個案就交由醫委會調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