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中文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共同研發納米創新醫學科技,協助診斷及醫治腸胃疾病,減少檢查時間和病人不適。
記者/冼寶時 陳浩恩 編輯/曾曉欣 佘典茵
新內窺鏡體積較小 新技術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負責研發, 中大提供醫療建議、改善設計。第一個階段主要研究應用納米機械在小腸內作窺鏡檢查。新技術是透過磁力導航的微型內窺鏡檢查。新內窺鏡的頂部能受磁力操控向前進,直徑只有10毫米,比現時的內窺鏡細3至4毫米。現時,瑞士已經使用同類的磁力技術,把心臟部分不正常路軌變為正常,治療心臟脈搏。 縮短時間減輕痛楚 新技術亦可以減少檢查時間一半,至30分鐘,減輕病人的痛苦。現在常用的膠囊內視鏡,不能夠在人體內控制其移動方向,只能單憑影像診斷,亦不能夠提取組織化驗,故未能做到醫治效果。另外,在小腸用氣囊或氣球內鏡做檢查,需要高的技術,而病人需要深度甚至是全身麻醉,才可以接受檢查。不過,新技術並非人人適合,曾接受腸道手術和植入過金屬枝架的病人,就未必適合使用新技術。 兩間院校亦將會合作,共同開發新型磁力導向活檢鉗,配合微型內窺鏡係體內抽取組織。現時技術將進行動物測試,目標3年之內可作臨床試驗。專家指出,現時只是技術設計的原型,有不少地方需要改善,例如整體設計和實際操作,現階段釐定治療費用仍言之尚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