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積金局早前委託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強積金行政成本研究,建議透過多項措施,降低基金行政成本、調低基金收費,以提高淨回報,要求政府從4個方向大刀闊斧改革強積金現行制度。
記者/張可宜 編輯/梁小菲
強積金推行多年,不時被評為高收費、低回報。積金局主席胡紅玉表示,由於強積金屬投資性質,回報受市況影響,高低起跌屬平常。故此,提高淨回報從降低收費著手較容易。降行政成本 6年省30億研究報告顯示,現時基金開支比率佔總資產值1.74%,總值約70億元,當中的0.75%,即30億屬行政成本,是基金開支最大成分。報告建議,從5方面節省行政成本,包括發展網上基金交易平台、協助計劃成員整合帳戶、業界整合、釐清強積金制度目標及提升計劃管治水平和透明度。積金局表示,若這些建議落實,預料5至6年內能節省30億基金支出。
然而,顧問督導委員會主席潘祖明強調,基金收費調整是計劃保薦人的生意考慮,行政成本下降和基金收費下降沒有必然關係,兩者下降金額不一定相同,受託人未必能完全受惠,按照現行法律,保薦人並不受積金局監管,如有需要,會建議政府修訂法例。 4項措施減低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