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科技大學發現人體一種蛋白質,有望用作治療名為阿爾茲海默的腦退化症,讓患者恢復正常記憶。
記者/方樂貽 編輯/王潔恩
科大研究團隊利用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小鼠,在其身上注射一種名為「白介素-33(IL-33)」的免疫系統蛋白質,發現注射後成功令小鼠的神經細胞通訊缺陷,以及記憶力衰退的情況回復正常。團隊亦發現,該蛋白質連續注射兩日,可促進大腦清除蛋白斑。
蛋白質助小鼠恢復記憶 領導這項研究的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表示,研究員將把小鼠放在透明箱中,定期電擊箱中的小鼠,患阿茲海默症的小鼠會因忘記遭到電擊,會在箱子中跑動,而注射蛋白質1星期後,小鼠會停止活動,可將電擊連繫至箱子,反映小鼠恢復記憶。 葉玉如稱未來需要研究阿爾茲海默症的成因,針對藥物、安全及注射方法作長期實驗,完成準備階段後才能進入臨床治療的實驗階段。研究結果已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 全球4,600萬人患此症 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會嚴重削弱患者認知能力的漸進性腦退化症,患者會逐漸喪失記憶、推理和判斷能力及降低活動能力。全球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人已經達到4,600多萬,預計2050年患者會增至1.3億,目前的治療方法只能治療病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