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在擠迫街道上,視障人士拿著「盲公竹」走路相當不便。美國有公司發明一種腕帶,透過震動高頻聲波探測附近障礙物,提醒他們避開前方障礙物,減少不必要傷害,從而改變視障人士的出行方式。
記者/余穎恒 編輯/陳綺洵
腕帶使用聲吶系統發出高頻聲波,可探測距離使用者14英尺以內的障礙物,障礙物靠得愈近,聲波會越頻繁,並以震動方式提醒用家,避免用家碰撞附近物體。另外,當使用者的物品如錢包等掉在地上,手腕上的震動能提示物品的位置,比手杖更有效地幫助使用者拾起掉落的物品。
Fernando Albertorio表示,導盲犬和手杖未能保護膝蓋以上的位置,對視障人士造成安全隱患。Albertorio與其團隊曾發明以回聲定位的震動服裝和使用超聲波的震動夾,加上新推出的震動腕帶,希望能夠幫助視障人士增加對附近環境的認知、避開障礙物,確保他們能夠安全外出。
Albertorio認為,震動腕帶等創新技術是一個新開始,能增強人類意識。未來希望將這些技術與Google Maps或Facebook聯繫起來,以便增加視障人士能對不同環境的認識,如商業地帶、公園、辦公室或交通連接點,從而鼓勵他們出外遊覽更多地方,亦能讓他們更容易融入社會。
據美國盲人聯合會(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Blind)估計,美國視障人數將超過700萬。有專家亦預計,美國未來幾十年患上青光眼和其他眼疾的人口會急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