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多個環保團體,向規劃署抗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復耕安排,促請政府重新規劃東北發展區,及制定更周全的農業政策。
記者/唐家儀 王詠妍 編輯/杜斯琪 梁可楓
請願人士來自綠色和平、地球之友、長春社等環保團體,昨午到北角政府合署高叫口號及遞交聯署信,要求政府保地於農,及確保「農地零損失」。補償安排不切實際政府日前表示,會協助三個新發展區受影響的農戶提供復耕,安排塱原自然生態公園予失去農耕機會的農戶,從事濕農地耕作,並保留塱原南北共45公頃土地和虎地坳村9公頃土地作農業用途。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主任吳希文認為,政府的安排無視現實情況,不切實際,質疑政府無法擠出更多地方,供三區農民復耕。他表示,塱原為農業活躍區,荒 地數目不足百分之五,南面的天光甫夾雜常耕農地及寮屋居民;虎地坳村則大部分地方為魚塘和寮屋。另外,對於政府研究利用三區原本規劃作休憩用地的空間作復 耕,吳希文指該地涵蓋寮屋、貨倉、高污染工業用地等,不適合作耕作用途。
本地農業恐失價值 有機農友會主席黃如榮則指出,漁護署的「農地復耕計劃」成效有限。他說地主會因為要沽出農地,讓地產商收購,而拒絕租地予農民,令農民無地可耕,又 指政府於復耕計劃當中,只提供兩至三塊土地,但排隊輪候配地的農民卻有200多人,當中大部分已花上數年時間輪候,但一直未能分配到適合耕種的土地。 黃如榮認為,即使香港人買不到本地農作物,亦可以購買內地或外國貨,擔心本地農民會因為耕地分配失效,而失去生存價值,故促請政府保地於農,保存本地農民社會價值。 政黨促撤發展計劃 另外,民主黨昨表示,政府應撤回規劃發展,重新讓全民參與整體規劃,不應輕視市民意見。候任立法會議員胡志偉指出,本港土地資源珍貴,新界東北發展 應以公營房屋及公共建設為規劃主軸,會去信房屋署,查詢現時究竟預留多少空置土地,以作未來公共房屋建設之用。民主黨署理主席劉慧卿則表明,會在立法會動 議提交質詢,嚴厲向政府問責,叫對方不要強推政策。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2/09/02.mp3|titles=環團抗議東北發展復耕安排(聲音報道: 唐家儀)]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2/09/021.mp3|titles=民主黨促撤新界東北計劃(聲音報道: 王詠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