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今年六月,政府公布《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建議制訂發牌制度規管私營骨灰龕。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與善終關注組發言人梁子穎昨表示,私營龕位消息波動大,難以保障消費者。
記者/吳嘉濠 編輯/張嘉欣
促政府定義龕位
《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條例通過前,消費者難以得到保障。王國興解釋,符合土地用途及受法例規管(表一)龕場和不受規管(表二)龕場價格差距大,例如粉嶺龍山寺(表一)龕場,單人龕位最高價格為$890,000,而大圍淨土園(表二)龕場,單人龕位最高價為$410,000,價錢相距超過一倍。他指出,雖(表二)龕場價格較低,但消費者須承受龕場不獲發牌而浪費金錢的風險。 梁子穎指,有些中介公司會包攬出售數個龕場龕位,從而控制價格。他表示,有部份經紀會以擴大消費者的數目向政府施壓,逼使政府讓(表二)龕場「過關」。他們促使政府重新定義,龕位為「租用」或是「業權」,以免出現灰色地帶。 供應不足須找方法
善終關注組四年前開始研究,發現龕位供應出現斷層,以葵青區為例,公營龕位增加仍等至少五至六年時間,但政府到現今才發佈草案。有市民對骨灰龕位供不應求的情況感到無奈。他表示,輪候龕位需時四至五年,期間需將先人的骨灰龕暫放長生殿,但曾有長生殿因被投訴,一晚把所有龕位清空。 王國興建議,政府在覓地之際,可以在現有墳場加建龕位;市民也可考慮其他安葬先人的方法,如海葬及紀念花園,以解決地少人多的問題。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4/09/0924_135096__Sound.mp3 |titles= 王國興促政府規管私營龕場 (聲音報道:吳嘉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