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最近的審計署報告指出,隨著食環署停止簽發小販牌照,公眾熟食小販市場空置檔位日益增加,批評署方未有適時行動。當中,汝州西街熟食小販市場問題最嚴重,空置率達八成半;然而,有檔主及食客為此平反,認為空置問題源於政策失當。
記者/余艾諾 編輯/陳景瑤 鄧可盈
食環署:多空置乃必經
汝州西街熟食小販市場於1977年啟用,佔地757平方米,有26個檔位,現時僅4檔經營。與熟食市場不同,熟食小販市場檔戶必須是持牌熟食小販;熟食市場檔戶則不得持有小販牌照,須交出牌照才能營運。70年代小販政策實施後,食環署在一般情況下已不再簽發小販牌照,熟食小販市場只屬過渡措施。 食環署回應審計報告時表示,空置率逐漸提高是必經過程,雖可遊說小販市場持牌人遷往熟食市場或不續訂租約,甚至迫令遷出,但當局須考慮不續牌和迫遷引致的不滿,遂傾向待持牌人自行停止營運。 但深水埗區議員李祺逢指出,熟食市場空置對納稅人不公道,早已建議收回熟食市場興建居屋,但局方遲遲未有回覆,又不理會熟食市場牌照問題,任由經營者自生自滅。 檔主:客常滿無空置
汝州西街熟食小販市場檔位負責人潘女士質疑,市場空間狹小,根本不能容納原本那26個檔位,不存在審計署所指的「空置問題」。另一檔主曹先生認為,檔位空置是政府失誤。過去26個檔戶,因去世或經營不善停牌,但政府又未有重新發小販牌,才演變成這次事件。 縱然此地只餘四戶經營,但曹先生稱,市場每天午膳時段均座無虛席,絕對能地盡其用。他又表示,審計署在收工時才巡查,或因而覺得市場有所空置。汝州西街熟食市場食客以上班族為主,熟客譚先生說,市場在12時至1時最「旺場」,因地方鬆動,讓眾多同事能一起午膳。 審計署:宜整合騰土地
審計署報告顯示,截自去年底,全港共有11個公眾熟食小販市場,平均空置率為61%,遠高於熟食市場和熟食中心的分別6%和3%。審計署又稱,144個空置檔位中,有近八成空置近10年,認為地方未盡其用,當局有需要審慎研究,建議食環署整合熟食小販市場,騰出用地;又應為市場制訂遷出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