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中文為世上最艱澀的文字之一,而繁體字比簡體字更甚。當簡體字在全中國通行普及時,香港迄今仍使用繁體中文。然而,英基學校協會轄下的港資國際中、小學卻以簡體字教授中文。
記者/李愷澄 編輯/李海藍
無意轉用繁體字教學
英基學校協會為本港辦學組織,現時期下有14間國際中、小學校。英基發言人指,在1997年設立中文課程時,屬下所有中、小學均採用拼音及簡體字教導中文,「一向係咁,無咩特別原因。」雖偶有家長在報名時提出疑問,但校方無意改變教學模式。他續道,簡體字乃中國語言,於全球多個地方通用。無論在日常教學或各種國際性考試中,簡體字皆被認可。 而學校網頁上明確表明,「新課程標準規定,學生在五、六年級應該接觸繁體字」。惟英基屬下小學學生家長潘太表示,女兒自一年級開始就讀該校,現已升上六年級,但校方一直只以簡體字與拼音教授中文,並無鼓勵學生接觸繁體字。潘太認為,「身為香港人應該要識讀同寫繁體字」,她雖安排女兒在英國就讀中學,但擔心女兒回流時難以適應香港環境,故特意聘請老師上門教授繁體中文。 英基回應指,網頁上所提及的只屬建議性質,校方不會主動向學生教授繁體字,建議家長可為子女提供課後補習。 學者憂減學童對港歸屬感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鄺銳強博士認為,以簡體字學習中文,不利於理解中國文化,例如古文鑒賞,因此本港教育機構有必要以繁體字授課。他又指,繁體字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不懂繁體字未必會阻礙學生融入香港社會,但必定會削弱他們對香港的歸屬感。 教育局課程及質素保證科發言人表示,全港國際學校均屬私立或直資性質,在設計課程、授課語言及決策上,都根據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訂立的指引。校方可因應其性質修改政策,但政府無法干預國際學校的運作。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4/04/vo-1.mp3 |titles= 港資國際學校捨繁體以簡體字教中文 (聲音報道:李愷澄)] |